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为何“精兵”容易“简官”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11:48 浙江在线

  提到“官满为患”,我不由得想起这些年来精兵简政、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改革的历程。精兵简政,我们喊了多少年了,如果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精简科室人员”算起,已经差不多半个世纪了。半个世纪以来,极“左”年代的搞法姑且不算,光是80年代以后,我们也搞了几次机构改革、动了好几次手术了。可是,机构砍了又设、干部下了又上、人员裁了又招,搞到现在,干部队伍依然庞大得惊人,国家和地方财政不堪重负,可见“简官”难度之大。

  《解放日报》曾经报道,南方某市为了精减76个公务员,居然让他们“‘捧着银饭碗、系着安全带’下海,未来3年内,全额工资分文不少,职级保留,若创业不成还可以打道回府……”如此请官改革,着实让人惊讶不平。然而,只要查一查这些年来、特别是党政机关改革以来各地机构改革的情况,就可以发现有些地方为了把公务员的编制搞成上级要求的数字,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采取了许多超常措施,鼓励公务员转业、离职、退休。又是系保险绳、又是吃定心丸,其“优惠政策”用得非常之足,足得让人受用无穷。据我所知,有的实行“内退”,即工资待遇不变,提前回家休息,待达到退休年龄时再办“正退”;有的用加薪晋级的办法,提前退休,行政级别晋升一级、工资提五级;有的专门发了有一定时效的“内部文件”、颁布了一系列土政策来“诱退”“劝下”;这些办法往往不惜违背国家政策、不惜增加地方财政负担,用极其优厚的政治经济待遇来“精官”,日后还要不断给他们“请安”。且不说这些搞法是否真正达到了机构改革的目的,但其用心之苦、工作之难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和“简官”比较起来,“精兵”就容易多了。拿我们的干部和国营企业工人比,我们有多少工人一呼啦就下了岗?对他们,也没有系这么粗的保险绳、吃这么大的定心丸,大量的是砸了“铁饭碗”后才完善政策,帮助就业的。再拿官员同事业单位的职工比,改革的力度要多大有多大,一夜之间他们的“干部身份”就注销了,变成聘用合同工。为什么对普通工人、职工就这么容易改革,而改革官员就那么难呢?难道普通工人、职工都可以忍受改革“阵痛”,为改革作出牺牲,官员反而就一点也“痛”不得,一点利益也丢不得吗?

  如果官员们不能以天下为公、以大局为重,就必然会在改革中出难题、闹别扭,甚至会干扰改革的方向,影响改革的进展和成效。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难以推进,其它各方面的改革也会受到影响。“精兵”容易“简官”难的现象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作者: 作者:曹宗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