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读茨威格是一门功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7日02:34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边者

  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我之所以这样称呼这种时刻,是因为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人类暂时的黑夜。正是这些倔强的饱经磨难的寒星才使人类的良知还不致泯灭,才使得人类正义与自由的火焰越过漫漫长夜而不致窒息。”

  这段话,也恰恰是作者自身的写照。斯蒂芬·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34年由于受到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他一生跨越两个世纪,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亲眼目睹了欧洲从繁荣走向衰败的历程。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在巴西双双服毒自杀。他在遗言中写道:“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也自我毁灭……而我的力量由于长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已经消耗殆尽……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

  茨威格是20世纪欧洲文坛上三位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与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里亚克齐名。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茨威格擅长心理描写和细致的性格刻画,特别是对奇特命运下的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细致描摹。他总是喜欢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发掘人物内心最隐秘的角落,让我们了解他们不曾示人的一面。也许作者受自身所处时代的影响,常刻意描写超时代、超空间的遭遇和冲突,人物多是受神秘的命运捉弄的对象。茨威格反复描写强烈的热情,试图表现在鄙俗的市民生活和混乱的社会中人的伟大和悲剧。这一点,在他的书中都表现得极为突出。

  《异端的权利》完成于1936年,此时希特勒当上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并率领军队吞并了奥地利和苏台德区。茨威格在流亡异乡两年之后失去了祖国,他在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中感叹道:“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我总是一直怀着痛苦的忧虑思念着欧洲,一直想着在欧洲的奥地利,难以摆脱。……当我装作我早已不关心奥地利的命运时,我是怎样在欺骗自己呵!”身处乱世却没有一枪一卒的茨威格如同他笔下的卡斯特利奥一样,为捍卫真理、自由和良知,用笔作战,并最终用生命来宣称“不自由、毋宁死”。

  《异端的权利》在开篇中说道:这是一场苍蝇与大象之间的斗争。16世纪中期的日内瓦,宗教主宰加尔文“禁止了每一件能使生命愉快和有益的事”,这个曾经因怀有理想而受迫害、遭追捕、不得不亡命他乡的新兴资产阶级,在登上了权力的宝座之后,为了使国家“转变成一个僵硬的机构。无数的心灵,具有这样那样感情和思想的人们,要纳入到一个无所不包的和独一无二的体系之中……以一种思想的名义,把一致服从强加于全民”。他表现出常人难以置信的专横、残忍与卑劣。但真理从来不是权力与专制的奴隶,在人人自危、随波逐流、丧失独立思考的年代,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出现了,他是塞维特斯,他不相信那个“唯一正确”的教义和它的代表加尔文,他要自己去理解阐释“上帝”并爱上帝的子民。他要的是自己的思想和说话的权利。这个只想争取思考的权利的勇士,最后被狭隘、虚伪的加尔文送上了火刑柱。在那个阴霾的年代,人类每一次微小的进步,似乎都沾染着特立独行者的鲜血——哥白尼、胡斯,他们都以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来捍卫真理。生命如此宝贵,然而没有思想的生命却如行尸走肉般无任何意义。

  加尔文以为,把塞维特斯“烤成一摊胶状物”就能威慑那些“异端”,扼杀自由的思想,但是他错了。另一位勇士卡斯特利奥站出来朗声宣言:“把一个人活活烧死不是保卫一个教义,而是屠杀一个人。我们不应用火烧别人来证明我们自己的信仰,只应为了我们的信仰随时准备被烧死。”他要用不朽的人道主义精神、宽阔的胸怀来对抗加尔文的丧失人性的恐怖手段与极端。

  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多少捍卫真理、道德的勇士却受到不道德的审判。“一切存在只为彼岸”,他们如寒夜的流星,闪烁出人性的光芒,照彻人类历史的黑暗年代,包括写下这一切的作者——斯蒂芬·茨威格自己。

  茨威格在大量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女主角,常常处于内心的激烈冲突和挣扎之中,其中最为广大读者熟知的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他的另一本传记《断头王后》是以法国大革命为时代背景,叙述了站在权力顶端的法国王后安托瓦内特最后被革命者送上了断头台的真实故事。奥地利公主安托瓦内特的母亲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将女儿嫁给了法国王储——后来的路易十六。由于路易十六不能履行做丈夫的责任,使安托瓦内特将无法满足的情欲变成了对豪华、奢靡生活的病态追求,从而最终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从一个无知、贪玩的公主到轻松地登上权力的宝座,到融入腐朽堕落的宫廷生活,再到革命爆发后被推向风暴的最前沿,茨威格对安托瓦内特内心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有十分精彩的描述。茨威格用大量详尽的史实,刻画了一个饱满的历史人物形象,并对这位薄命红颜跌宕起伏的人生给予深深同情。他把安托瓦内特作为一个“普通的女人”来描写,认为让这样一个“弱者”肩负起国家重任,她的悲剧性更具有感染力,更能打动人心。

  读茨威格的传记是一门功课,就像读我们自己内心的崇高与阴谋、爱情与悲伤。

  (“彩色图文版茨威格系列”希望出版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