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书摊上,《江南》卖光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7日05:09 今日早报

  □本报记者 马良 实习生 段罗君

  早报讯 从年初到现在,短短8个月里,我省惟一一本大型纯文学双月刊《江南》,发行量从原来的1700份突飞猛进,超过了20000份,你相信吗?

  很多人不信。于是,近日,《小说选刊》的几位编辑带着疑问悄悄来到杭州实地考

察。他们顶着烈日,在杭州街头走了一家又一家书报亭,得到的回答都是:“《江南》卖光了。”

  在杭州,它卖得比《收获》好

  关注纯文学杂志的人都知道,由巴金先生创办的《收获》杂志是当前纯文学期刊里影响力和发行量最大的“龙头老大”,可是最近半年来,在杭州,本土文学期刊《江南》的风头已经直逼《收获》。

  “《江南》每个月进大约五六十本,都卖光的,比《收获》卖得好。”杭州枫林晚书店经理朱升华的话让记者大吃一惊。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他告诉记者,以前枫林晚代销《江南》,每个月能卖出一两本就不错了,那些卖不完的,只好被他拿来送客户。

  据记者了解,最新出版的《江南》第四期上市半个月,杭州晓风书屋就卖掉了34本,而大多数书报亭在不到一个月里第一批进的《江南》卖光以后,又开始补货了。

  纯文学杂志《江南》甚至和那些时尚杂志一样被摆到了宁波的超市里。有一位顾客买下一本《江南》,营业员笑眯眯地赞道:“你很有品位!”

  怎么做?别让读者太累

  在文学和文学期刊日益边缘化的今天,地方性文学期刊严重萎缩,《江南》究竟是凭什么,在短短数月之内,逆潮流而上,赢得自己的生存空间?

  主编袁敏说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别让读者读得太累”。

  为了让读者“不累”,《江南》人做了很多努力。首先,它尝试在每一期都为读者找好一个阅读的“中心思想”,它是有江南特色的、有品位、别致的。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发现了,比如《江南》第二期是“女性视角”,最新的第四期则是“戏曲文化”。

  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去寻找读者可能的那个关注点?袁敏说,现在是娱乐时代,纯文学要与“超女”那些轻松的娱乐方式争夺读者,捧出的东西就一定要以最便捷的方式直抵我们要表达的思想。

  “为了让读者读得不太累,我们用自己的肩膀把累扛起来。”一个文学期刊的从业者具有这样的“主动服务”精神是很令人吃惊的。因为通常文学界的人会觉得自己应该站在高处,俯瞰“俗世”,从而保持自己的脱俗姿势。但是《江南》在它的生存实践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没有读者的关注,没有与读者的交流,在现阶段,一本纯文学期刊的命运将注定多桀。

  “让读者不太累”,还要让读者的阅读“物有所值”。于是,吸引并遴选出优秀作家来稿是杂志面貌改变的支撑点,但袁敏强调,自己喜欢名家的精品稿却并不迷信名家,她的原则是“不要一流作家的二三流稿”,《江南》要让那些优秀作家不好意思拿二三流的稿子出来。广州的著名作家张欣拒绝了很多杂志的组稿,但她在读了《江南》后,欣然答应,一定拿出好稿给《江南》首发:“我愿意投稿给《江南》,因为它很适合我。”

  《江南》已经给自己定了下一步的目标:绝不止步于20000册!袁敏说,她希望《江南》能达到《收获》那样的地位。(2711203)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