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神童”不是无限复制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8日10:53 温州新闻网

  在前不久举办的2006上海书展上,一本记录十岁大学生张昕炀成长经历的书籍《神奇的学习》受到了与会媒体和读者的追捧。在书展现场,尽管该书作者、张昕炀的父亲张会祥一再声称自己的儿子不是“神童”,但许多家长却不依不饶,就是希望追问出一些“神童培养法”的神功秘笈出来。

  说起来也难怪,虽然张会祥先生坚持说他的孩子不是什么“神童”,但在《神奇的

学习》封页上却大大咧咧地印着“所谓神童,就是智力被及早开发的孩子”等导读句子,再说才十岁的孩子就念大学了,不是“神童”是什么?因此张会祥父子在书展上受到众多媒体和家长的关注,也就不足为怪了。其实,在我们这个改革创新的年代,在人才培养和教育实践中,多出现一些智力超常的孩子或者说“神童”,也不是什么坏事,许多家长关心“神童”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成为某一方面的“神童”,其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问题是,在任何时代的教育实践中,“神童”总是处于少数,总是被列为个案,要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神童”,那也就不成其为“神童”了。因此,我们既要承认“神童”的存在,也不要指望人人都能成为“神童”。

  一个时期来,我们在对待“神童”教育问题上,有两个偏颇之处:一是把有些“神童”的出现吹得神乎其乎,似乎只要掌握了某一方面的教育秘诀,就能锻造出一个智力超群的“神童”来。对此,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早就说过:“忽视人的多样性和硬把教育的任务问题放进对所有的人都适用的一句话里面,那会是不可思议的粗枝大叶。”也就是说,每个儿童的成长,是与其生存环境、家庭、社会及其个人的天赋、心智、性格甚至脾气等方面的不同而各有差异的,那种希望通过掌握某一种人才培养和学习的方法来“克隆”出一个“神童”的做法,其实是行不通的。找一个现成的例子来说,就是在这次书展期间,笔者供职的上海电台,考虑到《神奇的学习》这本书是书展中读者关注的一个“热点”,为此特地把该书作者张会祥先生的一家都请到了电台的名牌谈话类节目《市民与社会》的直播间,让他们通过电话热线,和广大听众一起探讨交流培养所谓“神童”的话题,但在近一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内,大部分听众虽然对张先生的教子之道及其成果表示赞赏,却又都认为他们不会以这样“神奇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他们各自的孩子来说确实都不适用!

  在“神童”教育问题上的另一个偏颇之处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忽视“神童”的存在,忽视“神童”教育的内在价值,总认为许多“神童”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例如一个时期来,一些报刊上就对当年被称为天才“神童”的少年大学生宁铂、谢彦波等人,长大后在学业、事业上并无惊人的建树而表示“悲哀”,质疑“神童”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前不久,电视里还播放了一个专题片,说的是当年上海唯一一名入选中国科技大学首届少年班的“神童”张方,步入中年后却丢掉了工作,丢掉了户口,靠打零工做家教度日。这些例子都试图说明,所谓的“神童”教育都是虚幻的神话,对我们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没有一点实用的价值,并不能创造人才速成的奇迹。说实话,上面这些例子都不假,但是小时候是“神童”,长大后就一定是“神仙”吗?本来,所谓“神童”,实际上是一些仅在智力开发上较超前的儿童,至于他们长大后是否有所成就,那还要受到他以后所处的社会环境、条件及个人的努力及机遇等许多因素才能决定,那种以“大未必佳”的事例来否定“神童”的存在价值同样是片面的。事实上,当年宁铂、谢彦波和张方共同就读的中国科技大学创办27年来,共招收了1134名少年大学生,目前已毕业942人,其中85%以上的应届毕业生都考取了研究生,30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应该说,“小时了了”对一个人长大后的成长经历还是有所帮助的。再以前面提到的十岁大学生张昕炀为例,尽管他父亲的培养教育方法别人不一定能照搬,但毕竟他十岁就念上了大学,就张昕炀个人来说,他确实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结论是:在我们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实践中多点“神童”并不是坏事,但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把孩子成材的希望只是寄托在“神童”的无限复制上,那也是大大的失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