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瓶装气曾是厨房稀罕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8日11:50 信息时报

  

瓶装气曾是厨房稀罕物
一名送气工准备送气。刚使用瓶装气时,用户通常要自己去装气,不像现在可以服务上门。

  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1975年,63户新河浦居民首次试用液化石油气,开启了广州由烧煤改烧气的时代。液化气的普及,给居民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彻底告别黑乎乎的厨房。而到了1982年,管道煤气开始在一些社区替代液化瓶装气。相比于持续涨价的瓶装气,价格相

对便宜的管道煤气也越来越受青睐。目前,全市已有70万家庭用上市政管道气。

  瓶装气年代

  初用怕爆炸,煮饭心惊惊

  广州最早试用液化石油气(广州人俗称煤气)的用户是在1975年出现,当时仅有63户,而且只是有“特殊身份”的部分新河浦居民。1976年,广州市煤气工程筹建处在原东山区芳草街居民中作推广试点,至此广州城市煤气正式开户供气。

  首次尝鲜:感觉厨房里放了个炸弹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早期用户,杨女士却告诉记者:“开始一个月,天天做饭的时候都心惊惊啊!”大家心里总觉得煤气会爆炸,并且当时瓶罐密闭性不够良好、气质不够纯等原因,烧起来有点轻微的煤气味,“感觉就好像在厨房里放了个炸弹,开关都要很小心翼翼。很多时候夜晚上床睡觉了都要爬起来看下关紧了没有。”杨女士回忆起当年的担心,不禁笑了起来。

  现在瓶装气用完了,市民可以拨打送气电话,送气工很快就能送气上门。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刚刚用上瓶装气的早期,用户就没有这份方便快捷了。发展初期,广州市内由于没有灌装设备,广州市煤气工程筹建处必须每次都用载重汽车把空瓶运到离广州430公里以外的茂名,灌气后再运回广州供给用户。杨女士称,开始的时候因为瓶并不多,每户只有一个瓶,没有替换的情况下每个月总有那么一两天因为“断气”重新烧煤。芳草街的陈伯就说,每到灌气的时候,他都要向单位告假,骑着自行车到十几公里外的供气站去拉气。杨女士感叹,在当时的计划经济年代,能用上液化石油气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呢!

  由于气源紧缺、用户心态等各方面的原因,液化瓶装石油气发展用户初期十分艰难。筹建处不断地在广州造船厂职工宿舍等大社区推广用气,但是直至1980年全市瓶装气用户还刚刚突破1万户,覆盖全市居民用户不到2%。1981年和1983年,广东省政府两次要求优先解决高级知识分子、社会知名人士和离休老干部的生活用气问题,专门下达部分计划供气指标用于办理上述人员开户——俗称“牌价户”。“牌价户”实行了牌价供应瓶装液化气的优惠政策,其中15公斤装的瓶装液化气在1983年底前售价仅为3.60元/瓶,一直到去年也只为28元,比市场价格便宜了70多元。

  放开市场:从独家经营到百家争鸣

  从今年1月1日起,市政府有关部门决定在广州市范围内取消牌价液化气供应优惠政策,实行了二十多年4.4万户牌价液化气用户成为历史。有关人士表示,牌价供应虽然是亏本生意,但是牌价户却起到了转烧液化石油气的带头作用。到1992年,广州液化石油气市场全面放开,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用户更是剧增,广州正式过渡到煤气普及的时代,目前市内液化石油气用户已经超过100万户。

  据《广州史志》记载,从1980年开始,不少机关企业已经开始直接向炼油厂购气供应职工。到1988年,企业建立自己的气源渠道,参与经销液化石油气,在市民中迅速发展了大批用户,打破了广州市煤气公司独家经营的城市煤气格局。由于免交集资费等费用,甚受市民欢迎。两年后,广州液化石油气市场全面放开,由这类液化石油气经销企业发展起来的用户和一些单位自办煤气的用户就共达16.2万户,占到了全市石油气用户的53.1%。时至今日,这批用户所占的比例更是接近80%。振戎、九丰、中穗、嘉禾兴等等品牌的瓶装气,广泛进入大街小巷。

  换代优点

  厨房似厅堂不再黑乎乎

  据了解,瓶装气市场实行放开,瓶装气气价一直以来似乎只有升而很少有降价。1983年牌价气仅为3.60元/瓶,尽管有市财政补贴,但是发展到去年也升至28元/瓶。据有关记录显示,1988年前后,瓶装气市场气价为15元/瓶~18元/瓶,1990年已为每瓶22元~28元。此后更是节节攀升。尤其是去年,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以及北方气源南下补充较慢,全年共计七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15公斤瓶装气价高达98元,并且多次逼近一百元大关。

  虽然瓶装气价格持续上涨让市民大呼“顶唔顺啦!”不过,跟以前烧煤的日子相比,瓶装气给家家户户带来很大的便利却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使厨房不再黑乎乎。近些年来,一些居民在装修时甚至大胆地把过去黑乎乎的厨房大门拆除,与客厅连为一体,真正实现了“厨房似厅堂”的愿望。

  管道气年代

  开始用的都是“废气”

  从瓶装气到管道气,广州人用了7年的时间过渡,而这一过渡标致着广州人的用气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同时,也为今天用上天然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次尝鲜:废气净化后输入家庭

  据《广州史志》记载,广州市最初的管道气基本是工厂的“废气”重新利用工程。1982年,广州氮肥厂筹建了厂区内的管道煤气,两年之后建成点火,供厂内居住的职工使用。“广氮人”成了广州最早用上管道煤气户。该厂的管道煤气为氮肥生产系统回收的废气驰放气,由合成车间输出后经吸收塔到缓冲气柜再输送到职工生活区。气柜容积6000方,可供4000户使用。为了照顾职工生活,气费按每人每月2元计收。

  此后,1989年,广州钢铁有限公司自筹资金1859万元动工兴建了焦炉煤气利用工程,将广钢炼焦时产生的扩散煤气收集起来,经净化后加压送入气柜存贮,通过管网输入用户家庭。由于管网仅长1万4千余米,用户大部分也只为芳村一带的广钢职工用户。

  普及程度:70万户用上市政管道气

  而广州市民大规模用上管道煤气可追溯到1986年。1987年1月,中山大道铺设了第一条市政煤气管道,标志着广州市煤气公司的管道煤气建设正式动工,同年8月吉山贮配站在广州东郊的吉山村兴建,以接受储存由广州石油化工厂练气厂供气。1988年,总投资5600万元的市政管道煤气建成投产,五山地区2万户居民率先告别了煤气罐的历史,用上了“一开就来”的管道气。随后,供气主干管由贮配站向北茅岗路至中山大道,向东转至黄埔区,向西沿中山大道直至广州大道。沿途接中压支管14处,与片区管网相衔接。

  为提高城市气化率和满足更多市民用上管道气的需求,1988年12月30日,广州市政府投资近11亿元在天河区吉山村破土兴建重油制气生产厂。1991年9月23日,该厂正式对外供气,规模为年处理重油15万吨,日产热值27.17兆焦/立方的煤气39万立方,供33万户居民和部分公共福利事业单位使用。

  之后,管道煤气受到市民青睐,一时间,市民们纷纷申请安装煤气管道。由于当时油制气厂的日供气能力不大,用户发展需求和有限的供气能力形成的矛盾日渐突出。广州市煤气公司经过多方努力采用科技给吉山制气厂扩容。目前,该厂日供气能力已经达到103万立方,全市各区累计市政煤气管道近2000公里,用户达70万户。

  据记录,广州管道气用气高峰一般都出现在冬季、除夕等节假日。例如,今年除夕全市管道气供应就为101.43万立方米,比去年冬至日的100.18万立方米略高,创造了新的历史用气高峰。已经非常逼近吉山制气厂的供气极限。

  换代优点

  价格比瓶装气便宜30多元

  据了解,由于原材料有所不同,并且管道气执行物价部门定价的制度使得管道气价格相对稳定,没有出现瓶装液化气的颠簸及狂飙。例如,炼气厂80年代定价为0.98元/立方,1990年7月经市物价局核准,气价才调为每立方1.40元。此后,每次调价都需物价部门的认可。2004年还举行了盛大的调价听证会,居民用户气价从2.20元/立方米调整为2.50元/立方米。

  去年以来,瓶装气市场一路飙升,不少市民纷纷转烧管道气。专家教大家算了一笔账:每24立方米的管道气相当于一瓶15升的瓶装气,按现在每立方米的管道气价格2.5元计算,24立方米是60元,而瓶装气一瓶现在徘徊在95元左右。两相对比,管道气至少要比瓶装气便宜30多块钱。一时间,商店管道型热水器开始走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