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记者手记:冬宫和“十月革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8日16:22 新华网

  

记者手记:冬宫和“十月革命”

  冬宫广场(饶彬彬 摄)

  新华网消息走在圣彼得堡的街头,感觉与任何一个欧洲大都市无异。作为一个外国游客,短暂的停留并不能很好地领略一个城市的魅力,尤其是像圣彼得堡这样一个有着300年

历史的文化艺术名城,只能选择它最精华的部分了,那就是冬宫和彼得夏宫。

  圣彼得堡在3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吸收着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逐渐成为波罗的海一颗耀眼的明珠,而这颗明珠最闪亮的部分就是闻名遐迩的冬宫——历代沙皇的故宫。它建于1754至1762年,是当时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修建。我们从冬宫的正门进入,这里也是当年十月革命时列宁攻打冬宫的入口。

  步入冬宫的前厅,只见一个巨大的富丽堂皇的楼梯蜿蜒上去,左右分开,又在二楼交汇。台阶、栏杆、扶手和方柱,全部是用白色大理石雕凿而成,光滑圆润,线条流畅明快。窗户、廊柱和灯具镶着金色的花饰,一副皇家气派,这就是著名的“约旦阶梯”。

  抬头看去,高高的顶部是巨大的宗教题材的油画,四周则是许多姿态各异的人物雕塑,完全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因为冬宫的设计师正是来自意大利的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这位巴洛克风格的大师希望打造一座完全欧式的宫殿,不过作为女皇冬天居住地的“冬宫”而言,却是个败笔,因为圣彼得堡的冬天实在太冷了,到零下四十度,所以冬天来这里是不太可行的。

  今日的冬宫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博物馆的一个部分,里面收藏共计250万件展品,汇集了东西方的世界级珍品。我们穿过一个个摆放古董家具的房间,同欧洲宫廷内部布局一样,如同火车包厢,一条长廊贯穿宫殿,房间就在长廊一侧,另一侧为巨大的落地窗,房间面对走廊完全是敞开式的,只有把走廊两头的门关上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屋子。

  就这样,一个个俄罗斯历史上辉煌显赫人物的巨幅肖像从眼前掠过,耳边回响着导游一段段令人唏嘘不已的历史故事,穿过数不清的华丽精美的大厅、房间,时间仿佛静止了,就像当年十月革命时士兵们冲进冬宫,逮捕资产阶级部长们的那一刻,房间里的时钟永远停留在那个时刻。

  倘佯在冬宫里,两个小时一晃就过去了,等出来重新回到冬宫前面的宫殿广场时,才仿佛从过去回到了现在。(完)(记者刘蓉蓉 饶彬彬)

  

记者手记:冬宫和“十月革命”

  

记者手记:冬宫和“十月革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