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依法叫停私塾,别拿爱国主义说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8日18:00 光明网
郭钦

  闹得沸沸扬扬的上海“孟母堂”事件,教育部首次作出回应,认为全日制私塾违背《义务教育法》严格保障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精神。教育部法制办副主任张文认为学生在私塾里学不到许多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没有军训等活动,自立及与人相处等能力都将会缺失。(8月24日《东方早报》——教育部否定全日制私塾称其违背教育法精神)

  早在7月25日,上海市教委就依据《义务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对“孟母堂

”叫停,认定该学堂未获办学许可,属违法办学;且该学堂未经物价部门审核,擅自收取高额费用,属违规收费。

  依法叫停未经审核的办学可以理解,但主管部门对全日制私塾予以否定就显得有些武断,甚至有“垄断”之嫌。

  《义务教育法》的精神是严格保障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在遵循“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一教育内容的同时,《宪法》也赋予了学生家长有选择教育形式的自由和权利。

  就目前媒体所报道的各地全日制私塾的教育内容来看,多是以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同时兼有数理和运动,并没违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内容。这种教育形式既然受到部分家长的肯定和欢迎,并在一些孩子身上产生了好的效果,就说明了它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也确能适应部分孩子的个体需求。

  教育讲求“因材施教”,其精神应该是创新和有个性的。与依照学生个体差异、实施更符合其个性的教育相比,将所有学生都禁锢在普通中小学教室里,似乎更不符合教育的特性和精神。那样的集体教育只是按照一个模子,塑造单向度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

  再来看主管部门重视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应该说,要在学生头脑中根植爱国主义思想,更多地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创造出一种氛围,使学生能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而当前的普通中小学尽管在素质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尝试,但在教育上更偏重按学习成绩来判定学生。爱国主义在很多学校只是依靠枯燥的讲授和军训来完成,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只能流于表面。

  全日制私塾是否就不能完成爱国主义教育,恐怕也不尽然,按照这样的推论,中国社会几千年历史中所出现的爱国英雄、民族英雄岂不都是“文盲”?

  教育需要创新,首先就要在教育形式上实现多样化。既然允许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教育,为何不允许在国内出现与普通中小学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果这些新出现的教育形式还不完善,主管部门尽可以予以干涉,帮助他们更符合义务教育的精神,但简单的否定和叫停,这种教育“垄断”最终伤害的可能就是教育的精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