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赵志疆:"指标"易卖,良师难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14:23 东方网

  因为“财政吃紧”,江西省安义县教育局就以每人4万元的价格公开售卖进城指标,半月内百余教师闪电进城。而没有交纳4万元钱的教师,即使是原来因教学成绩突出借调进城的,新学期也必须返回原单位。(8月28日《市场报》)

  乡镇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普遍较差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在“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金需求与政府财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格外突出

。县级政府出于“政绩”的考虑,倾向于把新增财力用于县里的学校,而无法惠及那些乡镇学校。因此,调入县城教书也就成为了许多乡镇教师的梦想。

  标价4万元的“进城指标”给这些乡镇教师提供了一个“圆梦”的机会——指标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掏钱立刻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份。这种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显然是极其不公平的。对于有实力和能力上调的乡镇教师来说,“赞助费”无异于强行勒索;而对于那些不具备实力的“鱼目混珠”者来说,“赞助费”更像是权力寻租的公然量化,由此必然带给那些有实力但却没财力的乡镇教师以更大的伤害。

  关于“进城指标”的价格究竟如何制定,以及这笔钱最终将会如何分配的问题,笔者无意赘言,不过即使这笔钱真的全部用于安义县第三中学的建设,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按照教育局领导的解释,安义县第三中学预算总投资2000万元,但财政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于是积极开展“企校合作”。100个“进城指标”,按每个4万元的价格计算是400万元,也就是说,当地财政依然要为新建中学拿出1600万资金,这对于一个尚停留于“吃饭财政”的贫困县来说,显然不是一笔小数目。问题是,这笔投资究竟能得到一种什么样的回报?

  新建中学显然是为了发展本地教育,但地方教育的发展并不取决于新建多少学校,关键性的因素还在于拥有了怎样的师资力量。教育局可以公开叫卖“进城指标”,但教师的学识却是他们掏多少钱都买不到的。通过买卖“进城指标”,教育局得到了资金、部分教师提高了地位,看似皆大欢喜,但新建一所学校的代价却是一所甚至多所学校教师素质的整体滑坡,以及由金钱至上所导致的师德沦丧。这样的结果,除了造就学校和教师的数字繁荣之外,对于促进本地教育发展究竟能有多少实际意义?

  由此观之,即使买卖“进城指标”过程中没有出现资金挪用的腐败现象,其本身也是教育领域形象工程的一个缩影。在教育局领导的眼里,决定本地教育发展状况的依然是学校的数量,而不是教师的质量,那些为了“进城指标”而奔波忙碌的乡镇教师,充其量不过只是游走于这张形象工程蓝图上的一颗颗棋子而已。


作者:赵志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