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青岛港倾力打造数字化港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16:21 人民网

  人民网青岛8月29日电记者宋学春从青岛港获悉:走进青岛港老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6个巨大的粮食钢制圆筒仓,与之相配套的散粮接卸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粮食作业系统。整个粮食作业过程中,除了由门机完成卸船供料外,其余的全密封式过程作业均在中控室运用微机自动化进行中央集中控制。目前,计算机应用在青岛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覆盖了全集团装卸生产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在生产和管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几年来,青岛港一直坚持以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生产模式,实现了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如今,青岛港的信息化应用已经渗透到港口各个领域的各个环节,成为港口超常规快速发展的强力助推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青岛港建成了以港口装卸主业为中心,利用通信、网络、等有效的方式,把广大货主、船东代理、海关、商检及世界港口联为一体,为各方面提供综合性的信息服务。

  当今世界港口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信息技术的竞争,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港口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青岛港决策者较早的认识到这一点,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信息化还没有被企业所重视的时候,青岛港的决策者响亮的提出:搞信息化建设不是量力而行而是尽力而为。并于1996年在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斥资1000万元在国内率先建起了EDI系统,并在一年后建起了全国港口最大的信息中心,这标志着青岛港信息化建设驶上快车道。目前,青岛港的EDI中心已把国内外多个船公司、集装箱场站与青岛港连为一体,每天有近千条电子报文穿梭来往于青岛港和世界各大航区、各大船公司之间,极大的提高了集装箱运输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过去老港区日处理3000多箱就已经达到饱和,而现在达到14000多箱仍井然有序,有条不紊。青岛港充分发挥EDI技术的领先优势,使青岛地区80%的外贸集装箱运输单都通过港口EDI系统进行交换,使国际贸易更加便捷快速。近10年来,青岛港仅信息化方面的投资就累计达上亿元,而且每年都有10个以上的大项目上马。

  进入新千年,青岛港开始对信息技术改造升级,该工程实际完成投资12561万元,经过五年的建设已经实现了规划和设计目标:建成了集成可视化港口生产指挥中心,在国内港口率先实现生产调度、引航调度、拖轮调度的“三调合一”,港口管理实现了全面计算机化。这为生产组织调度、船舶引航等方面的管理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手段;开发建设了集管理、效益、和控制为一体的内部管理集成平台,全面推广和应用人事、财务、物资、设备等管理方面的计算机应用。这样全面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初步建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港口物流信息共享平台,这加速了青岛港由单纯货物装卸运输为特征的第一代港口和以临港工业为代表、以港口腹地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为特征的第二代港口,向着以技术、信息和综合物流服务为特征的第三代港口加速转变的步伐。

  2006年是青岛港确定的发展主题是“自主、创新、发展”,青岛港也不断的出台新政策鼓励职工软件开发。同时继续在职工中开展“千项软件开发”活动,使一大批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软件开发成果被应用到港口生产建设的各个领域,为港口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仅2006年上半年,职工共完成软件开发585项,其中重大的应用科技优秀成果80项,这有力的推动了青岛港生产的大发展。2006年四月,世界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青岛港物流信息中心的投入使用,将青岛港物流生产管理、作业监控、物流跟踪、信息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更是把数字港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近年来,青岛港的很多群众性科技成果已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如《集成可视化港口生产指挥系统》荣获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青岛港物流配送系统项目获青岛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运作与管理获青岛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前湾三期智能生产系统控制》获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奖,青岛港船舶动态监控及电子海图管理信息系统获国家安全科技成果三等奖。

  在信息化技术的带动下,青岛港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青岛港全年累计吞吐量从1988年的2000多万吨发展到2005年的18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从1988年的2万标准箱提高到2005年的630.7万标准箱。进入新世纪的几年间,青岛港连续5年实现每年两个千万吨的强力跨越,逼近世界集装箱港口前10强。2006年上半年,青岛港仅用164天的时间,便完成吞吐总量达到10018万吨,全年吞吐量有望达到2.1亿吨,实现3000万吨的大跨越,这其中科技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