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弱势者互不信任终将伤害自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18:00 光明网
十年砍柴(北京记者)

  我和天涯社区“闲闲书话”的一帮网友曾相约写过一篇同题材文章,写每个人故乡近二十年的变迁。许多人在文中流露出和我相同的忧虑:故乡在一点点“沦陷”。如此说并不仅仅指乡村的空心化以及环境恶化,更是因为曾支撑乡村千百年秩序的传统道德和文化正在加速地被破坏。

  一年多前,衡阳农民李绍为将客死外地的同乡兼表亲左家兵的尸体背往家乡,他最

近的遭遇佐证了我的这种忧虑。他“千里背尸”的义举当时赢得了舆论的一致赞扬,最近以这个故事为原型,由张扬导演、赵本山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开机。但李绍为收获的不是快乐,而是被人误解的愤懑。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死者的儿子认为将尸体背离事发地,令其无法追查其父死因,无法追究责任。甚至有人怀疑,李绍为是收了甲方老板的钱,才把左家兵的尸体带走的。两家因此不再来往,李自称做了一辈子都没做过的傻事。

  面对父亲的死,死者的儿子想到了责任追究和赔偿问题,这无可厚非,说明新一代的农村青年见过世面后,学会用现代社会的规则处理问题。但这件事情并非扑朔迷离的奇案,要搞清楚前因后果并不困难,有别的老乡在场,有医院抢救的记录,是死在做工场所还是酒桌上,老板该不该负法律责任很容易调查清楚。死者的儿子对李绍为不是感谢而是责怪,只可能有两种原因。

  其一是明知事情真相,但李绍为的义举让死者家人背上沉重的人情债,干脆以怨报德来解套。就如《喻世明言》中有位拾金不昧的金孝,失主害怕他分割银两故意将丢失的数目夸大一倍,诬陷金孝私吞。

  其二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弥漫着极度的不信任感。凡事总把人往坏处想,不相信世上还真有豪侠仗义的人物存在。

  无论哪种原因,我都觉得有一种悲凉感。湘人在近一百多年来,以有血性、能担当、讲义气而自豪。在距李绍为家很近的邵东县,上世纪初有一位募兵起义的贺金声,被清廷杀害后,他的一个部下刘兆鹏将其12岁的儿子从官兵的围困中背出去,远走云贵,直到将遗孤抚养成人才回乡。这类传说在当地还很多,可同一块土地上,今天究竟是什么让人与人之间不信任若兹。

  从来没有超越利益诉求的纯粹道德存在,市场经济并不当然和我们民族固有的传统道德相悖。中国人重视袍泽之情、同乡之谊,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维护普通人权利的救济制度和救济渠道尚不完善,人们只能从宗族、亲戚、民间团体和同乡那里获得帮助。因此像左家兵这样的弱势者,他们在外面遇到灾难,可以凭借的资源很少,李绍为这样的同乡兼表亲站出来伸以援手,这种带有道德光芒的侠义行为,根本上是源自中国农业社会的内在架构。

  今天,中国的农村受到了千年来从未有过的经济、文化和道德的冲击,有史以来从没有现在这样如此大批量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城谋生,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返乡民工整体将乡村之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打包带回家。带回乡的东西难免珍珠和沙砾俱有,凡事先考虑责任和权利,是一种进步;可将亲友同乡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帮助这类传统道德抛弃掉,就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了。

  我在此不忍心过度责备死者的家人,传销活动中欺骗亲戚的案例时有耳闻,打工人员聚集的广东时常曝出敲诈、绑架熟人和同乡的新闻,死者的家人对同乡李绍为的义举产生怀疑,有其现实的逻辑。

  只是我担心,当同乡、亲戚、熟人都不值得信任时,像左家兵和他儿子这样的弱势者,他们离乡去一个陌生世界时,还会有多少救济渠道在等待他们?彼此的不信任,最终会伤害到自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