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师资流动有助破解择校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2:59 光明网-光明日报

  

师资流动有助破解择校难题

  据媒体报道,为解决城区不同学校之间师资力量悬殊问题,沈阳市在新学期开学前推动城区250多所中小学的1977名教师实行校际之间的换岗交流,还提出要通过3至6年的努力实现城区中小学教师资源基本均衡配置。

  促进师资配置的基本均衡,乃是解决不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悬殊的关键,这也是从根本上破解择校问题的有效途径。沈阳市强力推出的这一举措可谓“一招见血”,点到了择校问题的“死穴”,令人振奋,也让人们充满了期待:面对愈演愈烈的择校问题,已到了使出“绝招”的时候了!

  多年来,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大中城市,择校现象已演化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热点,饱受各方争议和诟病。广大家长对择校又爱又恨:一方面千方百计、不惜代价要让自己的孩子进好学校,另一方面又对择校过程中遭遇的特权、金钱大行其道的不公现象深恶痛绝。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也陷入了由择校衍生的乱收费等问题的困扰之中。

  众所周知,择校现象的源由,其直接原因就是各地的中小学校中出现了“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差异。随着当前社会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几乎是不谋而合地形成共识:要考取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就要上重点中学、就要上重点小学,因为重点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高、升学率也高。但好学校的数量和容量毕竟是有限的,显然无法满足家长们的普遍性需求,不甘愿孩子进非重点学校、薄弱学校,就只能想办法走择校之路了。

  尽管国家教育部在2005年发出的有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文件规定,公办学校不得举办重点校、重点班。但各地城市中小学分化出重点校和薄弱校,并导致择校现象的普遍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纠正这个偏差,有效解决择校问题,成为摆在各地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

  近年来,不少城市在促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化解择校问题上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比如,利用中小学适龄入学学生数量逐年下降的契机,调整学校结构,撤并部分学校,加强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强校扶持弱校制度,以教研协作和教师培训等方式,帮助提高弱校的教学水平;有计划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应该说,这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择校现象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说明仅有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并没有抓住择校难题的“要害”。

  “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差距,除了教学设施等硬件之外,最主要的在于师资力量。改变好学校和薄弱学校差距悬殊的状况,不仅需要加大投入,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关键是要从根本上改善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大大强化师资力量,缩小师资上与重点学校的差距。

  然而,由于“重点校”经过多年的积淀,资源丰富,待遇优厚,且深受一些地方的政府以及广大家长的偏爱,形成了吸纳和培养高素质教师的良性机制,而对于那些非重点校和薄弱校来说,往往政府部门不重视、也不受社会看好,待遇不高,工作压力大,不仅难以延揽优秀人才,连现有的优秀教师也人心思去。非重点校、薄弱校为数不多的优秀教师跳槽到重点校在不少地区成为难以阻挡的潮流,也成为有关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心头之痛。一些地区“重点校”和薄弱校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看来,要打破这种局面,有赖于相关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从师资配置这个源头上,以釜底抽薪之势,大刀阔斧地地缩小“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的差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