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化环境制约高校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3:08 光明网-光明日报

  力争在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努力目标。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对高校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给予高度重视,也寄予厚望。在一定程度上说,高等学校在创新文化建设上发挥着骨干和引领作用。

  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指出:“制约我们创新的重要因素是软环境,也就是文化环境。”作为创新人才主要培养基

地的高校,其文化环境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文化环境制约高校创新
这里所说的文化环境,是指大学中对创新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规章制度等等。实事求是地讲,当前高校的文化环境总体是不错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术考核方式单一、重量不重质,泡沫学术泛滥;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腐败滋生;宽容、开明、平等交流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善;制度的缺失与执行的弱化,舆论监督不力等等负面因素仍大范围存在。只有在对现有大学文化系统不断反思、超越和重构的基础上,开拓建设一个具有独特性、创新性、互动性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才能进一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而推动我国有利于创新的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

  学术标准与考核方式的转换是文化环境优化的必由之路。当前不少高校在学术考核中仍存在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统计化倾向,或是只考虑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而不考量文章本身的质量。学术成果虽多,但原创性严重不足。要创建有利创新的高校文化环境,学术标准和考核方式的转换是必由之路。5月1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克服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获得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主要指标,改变简单以数量多少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高校应逐步实行以质为先、质量并举的考核体系,主动探索不同学科的评价标准,积极推进学术考核方式的改革,以是否创造新知来作为衡量学术成果是否创新的基本评判标准,以创新看质量,实现学术研究由重量到重质的转变。只有随着学术标准的重新认定、考核方式的根本转换,大学、学术、教师各层面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摆脱数字化的单一模式,凸现出评价系统的科学性、针对性、合理操作性,高校的文化环境才能具备优化的基础条件,创新性人才才能冒尖。

  学风的回归、学术道德的重建是文化环境优化的内在动力。近年来,抄袭行为、数据造假、伪造成果等学术失范行为愈演愈烈,低水平重复等现象更是广泛存在。不良的学风不仅破坏了学术研究的正常规律和发展机制,更毒害和异化了学者的健康心态。学术创新有赖于学者内心的独立与坚守,提倡学风的回归和学术道德的重建,促使学者自觉自律,严守道德底线,是文化环境优化的内在推动力。正如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指出:“在学术界讲正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真诚的学术研究为荣,以虚假的学术研究为耻;以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为荣,以投机性的学术垃圾为耻;以探索真正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荣,以骗取和浪费学术资源为耻——这应当是‘学术规范化’的基本理念。”高校须在评价体系合理化的前提下,大力提倡优良学风,在校内树立学术与道德双突出的模范典型,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教育,使学术规范和职业道德不仅内化为学者的内心追求,更外显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只有确立、发扬并传承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淡泊名利、踏实勤奋的学风,使其深入人心,才能有助于创新文化环境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并具备永不衰竭的内在动力。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舆论监督是文化环境优化的外在保障。近年高校有利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的弱化,与相关制度的疏漏、批评监督不力、法律机制不健全、惩处学术不良现象的措施无力不无关系。加强文化环境的建设,除了要靠思想教育外,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同时要强化惩罚力度,彻底打消违规者的侥幸心理。另外,要加强全社会的舆论监督,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手段,起到监督、威慑等作用,确保文化环境的净化。

  今年5月,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正式成立。它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是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风气建设的指导机构和咨询机构。该机构的成立,使加强学风建设进入可操作实施阶段,必将为高校创新文化的完善开拓出一个新局面。各高校也应在校内建立相应的机构,使教师这一学术群体拥有自我管理的机制,做到学术自治,严格合理地区分学术借鉴、发展、创新和剽窃的界限,相应地减少误判的几率,强化学术创新评价的公正性。

  多元平等的思想交流、和谐竞争的运行机制是文化环境优化的追求目标。目前的学术评价体制使教师压力过大,教师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尽力炮制“学术成果”,从而导致了学术的异化,学术研究不再是为追求真知和创新思想,而是变成了评职称、拉课题、争学术资源、求加官晋爵的敲门砖。创新在于强调学术个性,坚持独特的学术观点,坚守寂寞的研究道路,离开了自由、宽松、多元的学术文化环境,创新人才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壮大的土壤。高校应该给教师们多一些自由宽松的研究环境,抛弃科研成果逐年指标摊派式的僵化做法,让他们彻底抛开为完成指标而研究、为求生存而写作的状态,抛弃浮躁失衡、急功近利的投机心态,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选择机会,让科研更加纯粹。高校还应积极提倡平等宽容、和谐竞争的学术文化,破除学术权威迷信及官本位思想影响,铲除控制学术话语权、压制学术创新的不良行为,将打造多元平等的思想交流平台,构建和谐竞争的运行机制作为创建创新文化环境的目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