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生眼中的“名师授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3:08 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存在着严峻问题,可以说有目共睹。然而至今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的多数是教师或学者,很少有来自学生的声音。笔者试图从学生的视角,对大学本科教育(主要是文科类大学)作些解剖。

  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的每个院系都有不少知名的教授,而且现在许多大学都在提倡教授给本科生开课,所以作为本科生现在不用担心见不到名师。不可否认,名师的课讲的是

活泼的,学生也都爱听,但他们讲的内容如何呢?内容是否与形式相匹配呢?据笔者了解,有的名师讲专业课时,十之七八讲的是一些他们外出讲课遇到的一些趣事和案例以及他们的体验。

  不可否认,这些都很重要,而且也有讲的必要,但是作为本科生,他们还没学会走,怎么能一上来就教他们跑呢?是不是应该针对本科生的特点先分清主次呢?只有基础打好,才能真正理解老师所讲的实务中的技巧或经验。笔者认为,在本科阶段,老师的责任主要是将基本理论系统化、生动化、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然后再结合一些实务教给学生。但现在有的名师主次颠倒,基本理论讲的少,有过多的随意性。说的极端一点,有些哗众取宠。笔者时常听到一些学生抱怨:任课老师一上课就说“我刚下飞机”,然后就开始谈他这次出去的所见所闻,或者随便翻翻他电脑中的材料,一节课就很快过去了。90分钟里除了知道了一些他做的研究课题的内容(这些更适合于给研究生讲授),其他一无所得。2005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了公众对教师的尊敬程度,结果显示:公众对教师的尊敬程度随教育级别的提高而递减,最高是幼儿园教师为30.0%,小学教师为25.2%,中学教师为23.7%,大学教师最低为21.1%。大学教师得分较低的两个主要原因是:“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和“缺乏职业道德”。

  所谓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大学的思维方式有别于初高中,本科生要学的是思维,是思想,是基础理论,如果对于基本的东西老师不能给予充分的说明,那么听实务就会让学生云山雾绕。这种“我刚下飞机”后的所见所闻式讲课对教师自然是很方便的,不用怎么备课,是常常在外走穴的老师的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这样做对学生合适吗?这就涉及到一个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问题:对于大学老师而言,学术、教学和实践哪一个最重要?

  就笔者看来,教学是一定要摆在第一位的,对教本科生的老师更是如此。因为教授教授,有教有授才能叫教授,老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笔者认识的一位老资历数学教师,讲课讲得非常棒,但到现在也还只是个副教授而已,这是职称与教学能力的严重脱节。现在还有这样的情况:一个老师,学生从他那里没学到什么东西,但他却拥有教授头衔,而一个实实在在教给了学生们很多东西的老师,却为了评一个职称熬白了头。“论文情结”让大学和大学教师沦为学术功利的“奴仆”,也让作为社会精英聚集地的大学偏离了正常的轨道。2005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教师晏才宏英年早逝,由此所引起的“晏才宏现象”大讨论,估计还令人记忆犹新吧!书教得再好,到死也只能是个讲师,这些真正对学生有所贡献的人在清贫、寂寞中还要坚持多久呢?大学,不仅需要所谓的名师,更需要合格的教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