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千年滁菊,期待东山再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5:0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滁菊,列我国四大药用名菊之首,风靡大江南北。但由于滁菊本身的特殊性,再加上其他多种制约因素,造成滁菊发展的速度、规模及效益长期徘徊不前——]

  近几年来,作为地方特色农产品,千年滁菊一直徘徊不前,把它培育成为地方支柱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作贡献,是当地广大干群的热点话题之一。

  以“丰调歉”稳定滁菊产量

  滁菊生产期长,加之生长地滁州市南谯区及全椒县地处江淮分水岭,自然灾害较多,产量极不稳定。2002年,滁菊(干菊花)收购总产量约70吨,2003年降到约15吨,2004年上升到50吨;而到了2005年,收购总产量又陡降到13吨,产量之少,价格之高,为近几年之最,以致有好几个企业“无米下锅”。而这时的杭白菊、黄山贡菊产量却很稳定,且价格比滁菊便宜得多。滁州市部分滁菊加工销售企业,便以黄山菊花、杭白菊混合滁菊卖,搅乱了市场,影响了滁菊品牌形象。

  有没有办法稳定滁菊产量?一些从事滁菊研究的专家提出以“丰调歉”,就是将丰收年收购的菊花调剂到歉收年使用,这样就能整体上保证滁菊产量。目前,滁州市滁菊的年总销售量为30吨左右,以过去4年产量累计,年均产量37吨,如果采取“丰调歉”的办法,滁菊年均产量不但够用,而且略有盈余。

  但由于资金等方面原因,滁菊生产和销售企业、商家往往丰年不愿多收购,或压低价格,造成丰年菊贱伤农,歉年企业缺货。这就需要企业把眼光放长远,在丰年以适当的价格大量收购滁菊,保护菊农种植的积极性。经科学检验,菊花放在冷库低温冷藏,第二年使用不影响质量,企业和商家可以放心大胆的收购、储藏。

  扬长避短回归传统工艺

  滁菊曾经行销海内外,最高年产近千吨,在明末清初成为贡品。史料记载:“菊产大柳(位于滁州市南谯区)者佳,谓胜于杭产而不可多得。”解放后,药学家叶桔泉对滁菊的评价是:“白菊之中以此为最良,浙江杭州产次之……”由此可见,滁菊位列我国四大药用名菊之首名副其实。那么,现在滁菊为什么在产销量、产值、市场开发度、知名度等方面却落后杭白菊,甚至黄山菊花?

  滁菊加工工艺问题,是目前滁菊生产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也是制约滁菊发展“瓶颈”问题。

  杭白菊和黄山菊花都是走传统加工工艺的道路,采取篜、烘等办法,方便省钱,便于操作,利于提高产量。杭白菊年产药用菊及其他保健品用菊近8000吨,约占全国菊花用菊总量80%%左右,年创产值数亿元。黄山菊花在近十年内也迅速崛起,年产干菊1500吨,创产值约两个亿。而滁菊生产的国家标准中,有多种加工工艺,传统工艺是其中之一,但不受重视。由于认识不到位,滁菊发展形成了一种否定传统工艺、盲目追求新工艺的态势,结果适得其反,破坏了滁菊的口感和声誉,也造成浪费。

  滁州市滁菊协会名誉会长王家琪认为,滁菊发展应走传统晾晒工艺的道路。传统晾晒既能保证滁菊的原汁原味,便于一家一户操作,提高加工量,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利于丰年存储,稳定产量。

  有序收购保护菊农积极性

  目前,滁州市的滁菊企业有几十家,而真正与农民签订种收合同的寥寥无几,形成了无序收购的混乱局面。每年一到滁菊采花季节,无订单的销售企业高价抢收农民的头批鲜菊花,抢占市场,而对第二批、第三批菊花不再收购,造成农民丰产不丰收。到了歉年,这些企业又连很湿的二、三批花都抢购,这又给有订单的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不按订单收购还导致菊花价格暴涨暴跌,丰年与歉年价格相差近二十倍。农民和订单企业的利益均得不到保障,积极性都遭重挫。

  因此,要建立新型订单关系,实现有序收购。今年,滁州市滁菊开发有限公司与农民签订形式规范、内容具体、操作容易的新型订单,不但有干花、鲜花各种级别的收购价格,还有最低保护价。如果是滁菊歉收年,根据农民每亩损失情况,在各个级别价格基础上增加30%%(因为歉年比丰年一般减产30%%左右)。这种新型订单符合滁菊生产的特点,也符合农民和滁菊加工销售企业的实际情况,实现了企业与菊农“双赢”,双方都吃了“定心丸”。

  壮大“龙头”让滁菊香飘四方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是打开外地销售市场,做大做强滁菊的现实选择。目前滁州市有几十家滁菊企业,但由于滁菊销售主要在本地,市场有限,均无力成为龙头企业,生存都很难,更无力开拓外地市场。

  滁州滁菊开发有限公司是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方式进行产业化开发的,目前在基地建设、科、工、贸等方面走在前列,有力推动了滁菊产业化的发展。但是,当公司希望通过联合,进一步壮大实力,开拓大市场的时候,却屡屡受挫。

  而另外两个较大的企业——滁菊研究所与“绿一”滁菊制品公司,都是南谯区区直国家投资企业,一个有加工技术,另一个有销售网络,两家互相补充、联合开发以形成龙头企业被很多人看好。可两个单位就是无法联手。因这两家企业都感到自己有很多优势,都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没有考虑滁菊产业发展的长远大计。

  因此,要形成滁菊产业龙头企业,既要靠企业自身,又要靠政府扶持和培养。或强强联合,或招商引资,或挂靠有实力的企业,利用别人的资金、网络,做好自己的事。如此,才有望重新振兴千年滁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