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让海南农业的“软肋”硬起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7:45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前天的《海南日报》二版、三版的重头新闻都和“农”字有关。一是由于海南没有一家合格的畜禽产品加工厂,海南每年大量的文昌鸡必须运往广东的加工厂加工后才能出口,既抬高了出口成本,又白白损失了不少税费;二是槟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99.59%的海南,槟榔产业产值却未及不产槟榔的湖南省的一半。两则新闻前者说的是动物,后者说的是植物,但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海南农业的“软肋”,即农产品加工能力的不足和加工水平的低下。

  自10年前海南提出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基地以来,“高效”几乎成了和海南农业同时出现的前缀词,各级官员谈到农业必称“高效”。热带高效农业的本意,绝非仅指利用海南的气候优势,种植一些反季节瓜果菜,趁着人无我有卖个高价,更重要的是要在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以同量的投入获取远高于他人的收益。如果仅有季节优势而没有高附加值之效,海南农业就只能算是“热带”农业而非“高效”农业。可是,在我们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基地10年之后,我省绝大部分农产品仍然以初级原料的形式供应市场,少数所谓加工也大多处在低级、粗放、零散状态。深加工能力不足,加工水平低下,使得我省农产品在国内的销售和出口都常常受制于人,对压价收购等不公平的交易行为难有应对之招。

  其实海南农业的“软肋”何止深加工能力低,在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也难如人意。前不久,“注药西瓜”的谣言使西瓜价格狂跌,海南瓜农直接损失高达3000万元。人们普遍认为,面对一捅即破的谣言,如果有关部门能够迅速反应,及时澄清真相,瓜农的损失就会降低许多。去年“达维”台风,海南农业损失高达80亿元,而农业保险赔付只有区区数百万元。这两个例子都反映出现有的政府服务、保障体系等还难担当为海南农业的“高效”保驾护航的重任。

  前总理朱镕基曾经放言,只要真正搞好了热带高效农业和旅游业,海南就可以富甲天下。为了使“富甲天下”早日从梦想变成现实,我们要尽快让海南农业的“软肋”硬起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