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官员编教材“学问”有多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8:52 大众网-齐鲁晚报

  一些地方的官员竟然也在编写教科书,这远远超出了“好为人师”的层面,很可能是一种新形式的腐败。

  8月29日《北京晨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解读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时指出,教材的发放、印刷各个环节存在着商业贿赂,她还说:“很多地方的官员,他们自己介入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和发放,教科书已经成为教育腐败的

一个很重要的领域。”

  我们通常认为,只有学富五车的专家学者才能编写教科书,其他人是不能也不敢涉足的,否则,出现问题丢人现眼事小,误人子弟事大。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一些地方的官员竟然也在编写教科书,这远远超出了“好为人师”的层面,很可能是一种新形式的腐败。这是因为,官员热衷于编写教科书,主要依赖的是他们手中的权力和特殊身份。

  首先,官员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从事教材编写大开方便之门。从申请书号、自己或雇人编写,到出版印刷、上架发行,肯定要比一般人的书畅通。这样,一些装帧豪华、价格不菲的“官员版教材”便会更多地进入学生的书包。

  其次,一些官员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开拓市场。由于不少人敬畏官员的权势,很可能会购买他们编写的书籍来讨好献媚。一些官员也可能利用职务便利,向下属教育机构肆意推销自己编写的教科书。对于领导编写的教材,下属教育单位恐怕只能“落实任务”,“官员版教材”自然适销对路,销量飙升。

  再次,一些编写教科书的官员可能利用人际影响,逃避监管。大凡官员,都有一张超出常人的人际网络,“朋友多了路好走”,基于人际网络上各路“朋友”的感情和利益关系,编写教材的官员有足够的能力逃避行业监管,难以确保教科书的质量。

  可以说,官员编教材是权力异化的结果,对这一现象,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并切实加强管理。一方面,应该要求官员从自身做起,打消“好为人师”的虚荣和“中饱私囊”的邪念;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把好审批关口,严格官员从事教材编写的资格认定,有关监督部门则要加强日常监管,并广泛听取教育部门及学生的意见,积极寻找线索,严肃查处官员编书中的商业贿赂案件,使那些自认为学问高深、“在其位、谋其利”的官员“偷鸡不成蚀把米”。

  目前,从小学到大学,教科书价格都越来越贵,而教科书回扣正是导致教科书高价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正是由于教科书有着较大的回扣,一些官员才热衷于编写教科书,并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如果没有了高额的教科书回扣,官员还有这样的编书热情吗?


戴求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