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如何理解中国住房过度投资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8:59 国际在线

  作者:刘铎

  中国当前的住房过度投资,是一个难以解释的社会现象。之所以难以解释,并不在于现象的扑朔迷离,而在于这个现象背后的理性机制。笔者认为,在住房过度投资的背后,实际上纠集了理性、有限理性和非理性三重机制。

  理性:转型社会中的防御性投资

  最近,伴随上证指数一路高歌,轻松突破1600点,“进攻性投资”与“防御性投资”这两个概念被投资机构反复提及。当历经长期熊市的中国股市在1000点触底反弹时,“多方”力量异常强大,股票市场也呈现“普涨”行情。这一时期,买哪一支股票都会赚钱,差别仅仅是赚多赚少。很多股民希望在短期内把自己几年的亏损赚回来,于是就应该选择那些前期下跌较多、涨幅空间较大的股票,这就是“进攻性投资”。但是,当股指不断突破股民的想像,一举突破1600点之后,市场开始普遍认为,一个短暂的回调是情理之中的。但是,在长期看多的情况下,股民又不愿意将来一脚踏空,于是这个时候便要选择一些更稳健的股票,这就是“防御性投资”。由此可见,防御性投资实际上是高风险下的理性选择。

  中国社会是一个转型社会,而转型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制度的不确定性及其所带来的风险。于是,在一个风险社会中,房子无疑是最好的防御性投资品种。首先,投资住房不需要特别专业的知识;其次,房子可以自住、出租或者出售,具有很好的流动性;更重要的时,房子的需求是刚性的,因此价格能保持稳定的上涨。以上是中国当前过度投资住房的理性逻辑。

  有限理性:作为“惯习”的住房投资

  其次,中国当前住房的过度投资,还有“有限理性”的一面。有限理性是经济学家西蒙提出的概念,是一种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特殊“理性”机制。

  从历史上看,中国人始终有着投资不动产的不衰的热情。大家知道,中国是一个“家”文化很浓重的国家。但是,另外一方面,在中国有房才叫家,或者说,中国人说的“家”,首先是西方所谓的house,其次才有family的含义。历史学家在探究中国近代商帮发达却没有形成资本主义的原因时,就发现商帮在拥有了财富之后,普遍都用来投资于土地、房屋,甚至是家乡的教育、水利,而不是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根本不具备西方商人的“资本主义精神”。

  回到现实中来,我们也发现,中国目前的高房价已经使得租房远远比买房更实惠可行,但是,除了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城市外,中国的租房市场还是一篇萧条。中国是世界上“自有房率”最高的国家。无数个人和家庭宁可背负巨额债务、沦为“房奴”,还是改变不了“我想有个家”的冲动。这种行为逻辑,只能用历史的“惯习”来解释。惯习可以看做是整个社会经年累月形成的稳定的行为逻辑,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个人。另外,“惯习”又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我们也可以预测,中国人热衷于投资住房的惯习不变,国家干预房假的宏观调控的作用将甚微。提高预付款比例、提高贷款利率,这些措施最终还要由老百姓来承受。

  非理性:作为信号机制的房子

  中国住房的过度投资,还在于“房子”在中国已不单是一个房子,还承载了太多的象征和意义。我国的俗语中常说,“家大业大”,即房子的规模和档次是主人身份的象征。所以,浏览中国的房地产广告可以发现,“格调”“品位”是多么频繁出现的字眼。因此,如果说国外富人区和穷人区的分野,主要是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在中国,这将更多的是购房者主动选择的结果。而开发商的宣传,只不过是抓住了购房者的心理,推波助澜而已。

  再举一个更实际的例子。在现在的婚恋场中,“有没有住房”已经成为决定恋爱能否进行的起始条件,很多青年男女在择偶时甚至践行了“无房免谈”的铁率。于是,在报纸上的征婚广告中,“有房”是最频繁出现的金字招牌。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房子”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区隔的一个最重要的信号机制,它体现了主人的社会身份和社会生存能力。从生物社会学的角度说,任何生物其实都需要通过占有一定的“领地”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同时也通过“领地”吸引异性而达成种的繁衍,这也是一切生物种群共有的现象。但是,其它生物对于领地的需求是生理性的,因此是有限的;人类对于住房的占有却是非生理性的,甚至带有明显的炫耀性,因此是无限的。

  以“信号机制”的研究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斯彭斯指出,任何一种事物,当它被当做一个信号机制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得存在对该事物的过度投资倾向。按照这个理论,在中国,正是因为房子被太多的领域作为最重要的信号机制,它必然会被过度投资。这种过度投资已经属于非理性的范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