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日华人多子女家庭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9:02 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许多在日华人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两个或三个孩子的家庭正在逐渐增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子女的家庭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两个孩子的年龄相差较小,一般在两岁至五岁之间,父母亲的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的占大多数;另一种是两个孩子的年龄相差很大,少则八、九岁,多至十几岁,甚至有的家庭,老大都上了大学,老二才一两岁,其父母亲的年龄在五十岁上下,许多母亲是在四十多岁以后才生第二个孩子。相对来说,年龄相差小的两个孩子比较好带,两个人能在一起玩,减轻了父母的许多负担。“

仅几年的功夫,感觉没花太多的精力,两个孩子不知不觉就长大了。”几位年轻的妈妈这样对记者说。因为有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缘故,再加上父母的教育和引导,不管是老大还是老二,从小就懂得分享,独占欲比较弱,尤其是老大,能或多或少地帮助大人带弟弟妹妹。而年龄相差悬殊的两个孩子,就不太容易沟通和交流。因为弟弟或妹妹的出生,老大习惯多年的“独生子女”地位遭到破坏,许多习以为常的事情变了,心里自然会感到委屈和烦躁,产生强烈的反抗和抵触心理。再加上父母亲对年幼的弟弟或妹妹宠爱有加,家庭内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使父母亲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忧心忡忡。许多接受采访的华人主妇一边坦率地讲述自己的喜怒哀乐,一边希望与更多的有相同经历的华人主妇进行交流和沟通。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两个孩子的家庭,应该采用怎样的教育方式和方式?作为父母,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以下是记者对两个家庭的采访,权做抛砖引玉。

  其一

  李女士:41岁,来日十五年,现在某公司工作,丈夫来日十八年,在某大手公司就职,收入稳定,儿子上高中一年级,女儿读小学四年级。三年前,李女士一家在东京近郊买了一户建,安居乐业。

  李女士说,自己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因为女儿在日本出生长大,为了给她创造一个学习中文的环境,每周末她都给女儿上中文课。现在,女儿的中文听力明显提高,就是不太喜欢说。因儿子是在中国上的小学,五年级才来到日本,所以中文的听说写都没有太大的问题。令李女士感到苦恼的是,两个孩子的教育费用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很大。儿子初中时上的公立中学,升高中时,她希望儿子能考上名牌私立高中,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结果事与愿违,儿子考上了东京近郊的一所公立高中。令李女士夫妇感到不安的是,该高中对学习抓的不紧,却非常重视各种课外活动,美其名曰∶课外活动是为高考储备体力。李女士的儿子不仅加入了足球俱乐部,还去音乐部打架子鼓。每天回到家就精疲力尽了,吃饭洗澡之后,刚看两眼电视就在沙发上睡着了,学习的时间几乎就没有。为了儿子的学习,李女士的丈夫没少教育儿子,气愤至极时还会给上几巴掌,结果造成父子反目。面对父亲的说教和体罚,李女士的儿子振振有辞地说:时代、国情和环境都不同,中国式的教育方式在这里根本行不通。为什么一定要考上大学才算有本事,只要自己将来能自食其力,即使当卡车司机也是光荣的。

  面对父子间的矛盾,李女士爱莫能助,经常以泪洗面。倒是小女儿懂事听话,给了她许多慰籍。除了让女儿学钢琴之外,李女士还送她去学游泳。还有两年女儿就要上初中了,是上私立还是公立,李女士犹豫不决。眼下,她尽管没让女儿进塾,却加入了公文式教室的学习。再过两年,儿子就要高考了,而儿子目前的状况令她感到很焦虑。看到朋友们的孩子自觉地学习,而且成绩优秀,李女士羡慕不已,经常自责没有教育好孩子。但是,儿子在待人接物上的出色表现,经常让她引以为自豪。李女士说,儿子很体谅妈妈的辛苦,经常带妹妹玩,有时她晚上有恳亲会或送别会什么的,儿子放学回家后就照顾妹妹吃饭洗澡,直到妹妹上床睡觉。从高一开始,李女士的儿子每周有三天放学后去打工,赚点零花钱。他自己买的衣服一般都是2000日元左右的,然而,妹妹过生日时,他给妹妹买的礼物价值却超过了5000日元。李女士高兴地说,因为有了妹妹,儿子学会了关心和照顾别人,在学校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尤其是一些女同学。有的女同学甚至把他在学校穿的鞋子悄悄拿回家,刷干净后再悄悄地送回来。

  李女士感慨地说,受许多条件的限制,两个孩子的培养教育方式不可能与一个孩子的家庭完全相同,但是,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来说,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引导。“我现在也想开了,就随儿子自由发展了,能考上大学更好,我和老公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了。尽管教育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如果不是年龄太大不符合优生,我还想生第三个孩子呢。”李女士乐观开朗地说。

  其二

  孙女士:来日七年,48岁,家庭主妇。丈夫来日十五年,原在某公司就职,后辞职办一小公司,外面揽活在家里干,其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不成问题。儿子是某名牌私立大学一年级学生,女儿四岁。一年前,孙女士一家在千叶县买了一户建,日子倒也过的平实宁静。

  说起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李女士面带苦笑地说,真是一言难尽啊,简直伤透了脑筋。来日前,孙女士在国内某城市做公务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为了孩子的教育,她迟迟没有来日本与丈夫团聚。七年前,孙女士带著上初一的儿子来到日本,终于圆了一家三口的团圆之梦。儿子很聪明,成绩也很优秀,进了公立初中后,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度过了语言关,学习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孙女士和丈夫商量,把儿子送到最好的进学塾,接受严格的考试训练,希望他能够考上名牌高中。因为不懂日语,加上为了丈夫的事业和儿子的前途,孙女士安心在家当起了专职主妇。要说儿子真的很争气,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考上了日本首屈一指的某私立大学的附属高中,这就意味著高中毕业后可以直接升入该大学,而不必参加大学考试。周围的朋友们羡慕孙女士不用为儿子的学习操心,夸她这个专职主妇当的值得。

  也许是赞扬声听的多了,孙女士的儿子变得自以为是,甚至有些专横,经常与父母顶嘴,这是孙女士当初所没有料到的。该私立大学附属高中的学生大多出身于医生、律师或大学教授这样的富裕家庭,普通工薪阶层的则为数甚少。身处这样的环境,孙女士的儿子渐渐显露出自卑感,其时,孙女士的丈夫已辞职给自己当老板。孙女士说,记得学校第一次开保护者会,儿子对她说:同学的妈妈们都是开着奔驰、宝马去学校,衣着也很考究体面。妈妈连套像样一点的衣服都没有,还是不要去了!听了儿子的话,孙女士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自己的儿子吗?儿子上了三年高中,孙女士竟然没有踏进学校半步。悲哉,哀也。

  在丈夫将近半百的年龄,孙女士意外怀孕了,这时,她已经44岁了。原本没有要第二个孩子的打算,经过商量,夫妻俩决定生下这个孩子。女儿出生后,孙女士的丈夫视其为掌上明珠,宠爱备至,对儿子的关心程度明显减弱。因是高龄生产,女儿自出生后就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很多东西不能吃,孙女士在女儿身上花的精历自然就多了一些。当了十四年的独生子,事事处处以自己为中心,却因妹妹的到来打破了这个格局,孙女士的儿子很难接受眼前这个现实,性格变得非常乖戾。女儿过四岁生日时,孙女士对儿子说,用你打工的收入,给你妹妹买个玩具吧。儿子反问:钱是我自己挣来的,为什么要给妹妹?孙女士说,听到儿子的回答,我的眼泪都要下来了。我不希望儿子将来能有多大的本事,只希望他能有一颗爱心,体贴孝敬父母,爱护关心妹妹,与人为善,懂得做人的道理。望着孙女士憔悴又无可奈何的表情,记者不忍再看下去。

  与独生子女家庭相比,多子女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可能会更多一些,这不仅是某个家庭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吾家有子(女)初长成”,往哪个方向长?长成什么样?值得每一位做父母的深思。(来源:日本《华人周报》;作者:繁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