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奏响城市社区和谐新乐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9:40 南方日报

  奏响城市社区和谐新乐章

  ——珠海市香洲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纪实

  这是一串串令人惊叹的数据:建区20年间GDP增长351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779倍,财政总收入增长了6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两万元,实现了向宽裕小康的社会转

型……

  这是一枚枚光芒耀眼的奖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广东省“教育强区”、广东省“双拥模范区”……

  这是一幅幅激动人心的镜头:74岁的曾汉玲面对鲜艳的党旗庄严宣誓,她说:“这是我一生的追求!”;在澳门当律师的史占峰回珠海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社区流动党员工作站报到,他说:“回家的感觉真好!”;75岁的“党员楼长”贺自明当起了社区义务调解员,他说:“社区本来就是我们共同的家。”

  ……

  地处珠海经济特区的香洲区,近年来立足城市社区,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使社区呈现和谐安定局面。香洲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尤镇城在接受采访时说:“社区党建抓好了,就是稳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群众基础和工作基础。城市化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既给社区党建带来了挑战,也为各级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近年来,全国第二届社区党建论坛、全省纪律教育月活动现场会均选定在香洲区召开,香洲区的社区党建经验随之推广到了全国。目前,香洲区已被国家民政部评为了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

  创新模式破解难题

  香洲区是珠海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是珠海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金融的中心。

  当“单位人”渐渐演变为“社会人”后,香洲区委和区政府面对从未遇见过的现实———

  多元的社区。大量退休人员转入社区,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包括境外人士流进社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回归社区,一大批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活跃在社区……

  多元的载体。随着国企转制,很多老党员栖身社区,且流动性较大;各类群众文体活动团队,立足社区,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多元的需求。老人向往开放的公园,孩子期盼家门口的学校操场,白领呼唤周边图书馆能随意进入……

  在多元中,如何凝聚各方力量,平衡各方利益,协调各方矛盾,满足各种需求?在这一难题的破解中,香洲区委“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探索创新党建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找到了一把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钥匙”,从而开启了一扇迈向和谐的大门。

  2003年10月,香洲区委以狮山街道为先行试点,推行一种全新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社区党组织代表会议制度。通过同驻共建、横向协作、拓宽渠道、创新载体等方式进行整合,并最大限度地向社区开放,使各党组织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咨询、文化娱乐、社会公益性活动等社区事务,取得了凝聚党组织和社区群众的双重效应。实行了社区党组织代表会议制度后,街道党组织和社区各单位之间建立起一条绿色通道,突破了“单位壁垒”,实现了社区党建工作从过去街道党工委“独唱”到现在社区党组织“合唱”的转变。

  如今,这一创新性举措已在整个香洲区全面铺开,初步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居民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除此之外,香洲区聚集了珠海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员。从2003年起,香洲区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属地化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和推行“党群工作一体化”新模式,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去年,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香洲区委又组织807名工作人员深入全区所有“两新”组织采集信息,通过“支部找党员”、“党员找党员”、“支部找支部”等措施,1500多名流动党员、“口袋党员”回到了“家”。目前,全区共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478个,实现“两新”组织“两个有”的目标。前山街道非公党委副书记付丽君作为全国唯一的外来务工党员参加了党的十六大。去年元月,省委副书记刘玉浦专程到前山街道调研指导,盛赞香洲区在非公领域的党建做法。

  一项项务实创新的举措,成为加强党建工作的抓手和载体,如汩汩清泉,为香洲区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2005年,中央巡回检查组副组长周敬东在检查香洲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时,由衷发出“注重抓好分类指导,找准了切入点,运用了结合点,抓住了落脚点”的赞叹;广东省委巡回检查组组长廖军文称赞香洲区是“城市社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一个典范”。

  创新载体百花绽放

  围绕着服务群众、构建城市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总目标,香洲区各级党组织积极激发社区党建工作活力,创新载体形成抓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今年5月的一个周末,居住在梅华街道南虹社区康怡花园的钟先生家中水管突然爆裂,他第一时间想到要找居委会,一个电话打过后不久,居委会的同志带着工具帮他迅速解决了难题。梅华街道创建“爱心特色社区”、深化“阳光服务社区”的活动,使社区居民享受到了便利。社区党支部在小区内悬挂公示牌公示社区工作人员手提电话号码、分管工作及照片等,真正做到“全天候服务”,连中午、晚上和周末都能保证服务“不断线”,从而架起了一条“知民心、体民情、解民忧”的心桥。梅华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柳青对记者说,社区党建一定要融于社区服务中,将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社区服务为突破口,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今年6月,这个街道的“党员爱心超市”又在富华社区首先开张,由社区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心灵驿站”、“共享健康”、“春雨育苗”、“就业帮扶”、“夕阳关爱”、“春风送暖”等6支爱心服务队,为社区困难党员、低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生活困难人员和弱势群体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织起了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区关怀网络,为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模式。

  “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维护社区治安?”“移民城市里怎样建设良好互助的邻里关系?”“怎样抵制家庭暴力?”社区居民提出问题,专家、街道办、居委会负责人即兴解答,香洲区梅华街道党工委组织的“社区党员论坛”为社区居民和党员干部搭建了一个畅通的交流平台,每期都吸引很多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党员论坛”已成功举办了6期,得到广东省委、珠海市委的充分肯定,并被列入《广东党员电教》城市版向全省推广。

  与此同时,香洲区历时4年的非公党建属地化管理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珠海中富是亚洲最大的PET瓶生产企业,也是香洲区首个建立党委的非公企业。今年上半年,中富合计完成销售总值26.04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1.63%。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乐夫道出的秘诀就是,生产活动和党建活动相结合,生产目标和党建目标相统一,重大经营决策须经党委、支部讨论研究制订,创新的党建工作为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健康、有序、规范的环境。目前,中富中层干部80%以上是党员,公司党委还将全国分为五个区,每个区设一个党支部,区域总经理任党支部书记。

  创新目标党建为民

  香洲区委领导班子有这样的共识:以人为本就是“让居民满意”,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是为人民服务和加强党建工作的结合点,是衡量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

  为帮助村民解决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困难,香洲区委书记尤镇城与区长张宜生先后“八下永丰村”,与群众促膝谈心,了解村民家庭情况、收入来源、存在困难。事关永丰村持续发展的改水、通路、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社区合作医疗等实事现已迅速启动并件件得到落实。熟知内情的香洲区干部们告诉记者,全区123个社区,尤镇城几乎走了个遍。

  “情系百家”已成为在狮山街道为人民服务的品牌:将社区居民情况逐一登记建档,安排每名党员干部挂钩到户,竭力帮助困难家庭早日脱贫致富。这一服务载体自2004年3月开展以来,已有63名街道党员干部和42个单位党组织与235户困难家庭“结亲”,解决社区人员就业207人,树立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而在紧邻澳门的拱北街道华平社区,一项以扶助困难群体为重点而建立的“三问三关心”(生活近况必问必关心、工作近况必问必关心、思想动态必问必关心)社区服务新机制,使华平成为服务群众的排头兵。党支部、团支部、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关工小组等组织发起成立“社区义工联”,实施“关爱进社区”活动,对社区25名孤、老、病、残、贫等弱势家庭、特困人员进行帮扶,直接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居民心中;他们还动员有关热心人士积极参与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建立了珠海市首家社区妇女维权工作站,聘请辖区法律界人士担任维权工作站义务律师,为辖区妇女提供维权服务。华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无偿为3000多户18000多人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为社区老人免费体检6000多人次,建立家庭病床100多张,使社区居民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

  2005年6月,香洲区南屏镇成立了珠海市首家镇级党员服务中心,党员们称之为“温暖的家”。中心为辖区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含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提供咨询、指导、协调、帮困和培训等服务。中心还设立党员帮扶基金,镇政府拨款10万元,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踊跃捐款,已有多位困难党员从中得到帮助。

  扎实的基层党建工作,使香洲区更加焕发出勃勃生机,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近三年,工业总产值两年翻一番,财政收入三年翻一番,2005年,区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近三年累计吸引外资17.7亿美元,仅落户香洲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就有25家。经济指标情况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为近年同期增速最高。

  直面城市社区的新探索,带来的是最广大群众的直接受益,奠定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并最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好写照。香洲区奏响了社会最基层的细胞——社区的和谐新乐章!

  本报记者刘可英通讯员孙锡炯付洪军叶少苏徐志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