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品三国{3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0:15 新文化报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曹操就是其中一位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他生前威震天下,他死后骂名最多,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

  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总是自相矛盾,众说纷纭?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在他前期有着什么样的功过得失?请看易中天教授从平民角度为您解读。

  ●为了得到选拔,作政治秀,作道德秀,结果是道德变成不道德,东汉末年就是这样。 第二是德与才。曹操的政策是:德才兼备,唯才是举。

  曹操既然有这样一种平民意识和务实精神,那么,他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就不会像袁绍那样“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或者像某些人主张的那样“必廉士而后可用”。他需要的,是那些能够实实在在帮助他平治天下的人。为此,曹操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和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先后三次颁布《求贤令》,明确提出“唯才是举”的人才政策。曹操说,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因此只能讲能干不能干,不能吹毛求疵,讲究太多。如果一定要求道德品质无可挑剔,方方面面十全十美,那么齐桓公又何以能够成就霸业?高皇帝又怎么能够创立大汉?所以,只要是人才,有“治国用兵之术”,哪怕有不好的名声(污辱之名),被人耻笑的行为(见笑之行),甚至“不仁不孝”,也请大家推荐,我一定该怎么用就怎么用(吾得而用之)。

  曹操的《求贤令》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改变了帝国的用人制度(两汉察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尔后代之以魏晋荐举制度,至隋唐始改为科举制度),也牵涉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重大理论问题,那就是德与才的关系。理想的境界当然是德才兼备。但是,当德与才不能兼备时,哪个是熊掌哪个是鱼呢?传统的做法是取德不取才,至少是先德后才,曹操却明确提出“唯才是举”。所谓“唯才是举”,就是说,只要有才就行,德可以不问,甚至“不仁不孝”也不要紧。这当然有点惊世骇俗,也容易引起误会,因此需要稍加解释。

  其实,曹操这样说,并非不要德。事实上,曹操本人是很注重道德的。他对那些真正道德高尚的人,也是很尊重的。比如崔琰,正派儒雅,曹操就很敬畏;毛玠,廉洁奉公,曹操就很敬重。曹操经常跟人说,崔琰是可以做众人表率、时代楷模的。又说,如果都像崔琰和毛玠那样选拔官吏,那么,每个人都会自觉自律,我也就没什么可做的了。

  但曹操绝不是“唯道德论”者(他在建安八年颁布的一道命令就是批判“唯道德论”的)。他并不认为道德是选拔人才的惟一的标准,甚至不认为是第一标准。为什么呢?因为一旦以道德为惟一标准和第一标准,就可能会出现三个问题。一是有德无才。选拔出来的人,品质倒是没有问题,可惜什么都不会,啥也干不了,是没有用的老好人。二是求全责备。一些有才能甚至有特殊才能的人,因为道德品质有瑕疵或者有问题而不得选拔。三是弄虚作假。比如为了得到选拔,作政治秀,作道德秀,结果是道德变成不道德,东汉末年就是这样。

  那么,主张“德才兼备”不行吗?崔琰、毛玠,不就是德才兼备吗?德才兼备当然好,但那是理想境界。承平时期,天下大治,没有太多特殊要求,自然不妨慢慢追求,找到一个是一个。然而此刻却是非常时期,曹操要做的又是非常之事,那就不能四平八稳,按部就班,必须重奖有功,重用有能。用曹操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发布的《赏功能令》中的话说,就是“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