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新闻报道怎可如此嫁接拼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2:00 光明网
童君鑫

  笔者近日浏览新华网,发现转发了不少关于特权车的新闻报道,仔细阅读这些新闻报道后,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两段新闻报道稿:

  一:一次值夜班时,小陈发现一辆挂着普通牌号的车正在逆行。他上前敬了个礼,刚想要司机的驾照,猛然看到车后座上那张常在本地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出现的面孔。反应机敏的小陈立刻“啪”地敬礼,还没等他说完“领导注意安全”,小车就“呼”地开走了,小

陈的汗也“刷”地下来了。(《敢拦我?瞅瞅车牌号!开特权车“越横越好”?》中国青年报)

  二:采访中,交警老顾给记者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儿,“那天正好我值班,刚从岗台上下来,就发现一辆车在慢车道逆行,想也没想就上前敬了个礼。车玻璃落下来,我发现后座还坐着一个人。正想要司机的驾照,猛然想起后座的人怎么那么面熟?是哪位首长。我当时反应特别快,啪地一个立正,一个放行的手势,说了声'注意首长安全'。小车刷地开走了,我的汗也下来了。(《特权车:真假“李逵”路上拼》人民网)

  以上两段文字都是关于特权车的新闻报道,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其实是一个新闻事实,不过是被嫁接拼凑了一番,除了将人物由交警老顾换成了交警小陈外,将叙述方式也转变了一下.再仔细查看这两篇新闻稿,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相似之处,比如对办假证地点的介绍,对小贩向记者兜售特权车牌的叙述,《敢拦我?瞅瞅车牌号!开特权车“越横越好”》一文中说的是“老周花了7000元人民币,从在某要害部门任职的一个朋友手里,弄到了一块“好牌子”,而到了《特权车:真假“李逵”路上拼》,一文中却成了“记者的朋友认识一位房地产老板弄了个特殊车号”笔者不知道写这两篇新闻稿的记者是不是交流沟通过,不然怎么会选择一个新闻事实却做嫁接拼凑来掩眼人耳目。

  这两篇报道一篇来自中国青年报,一篇来自人民网,在这样的单位工作的记者新闻素养应该是很高的,笔者虽然不是新闻从业者,却也知道坚持真实性,注重时效性,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可这些记者为什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敢堂而皇之的将嫁接拼凑过的稿子发了出来。

  作为时常关于新闻报道的人,笔者常看到这样的情形,一旦有什么热点问题,各大媒体记者就会一拥而上的报道,但在报道过程中,有些记者不是坚持深入采访后成稿,而是闭门造稿,在网上搜索相关新闻报道,而后张冠李戴,嫁接拼凑一番便完成了自己的稿子,然后光明正大的见报,俨然成了“新闻文抄公”。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一再告诫他的手下对新闻报道要“准确、准确、准确”。可以说,讲究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起码常识。而要做到新闻的真实性,首先要确保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完全真实,也是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如何。英国诗人吉卜林曾写过以下一节诗:我有六个忠实的仆人,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他们教育我的:他们的名儿是何地、何事、何时以及如何、为何和何人。从这节诗中我们也可以读出一个重要的新闻原理,新闻六要素应当是“六个忠实的仆人”,虚假不得。新闻中的这件事实是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发生的,就不能写成是别的时间、在别的地点发生的,是张三做的事就不能往李四头上挂。不能嫁接,不可拼凑。

  笔者一直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在先,新闻在后;有了事实,才有新闻。应此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准确,老老实实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它、解释它,报道它,这不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更是新闻的生命所在,是取信于民的力量所在。如果更多的记者再像上面两篇新闻稿那样报道新闻,嫁接拼凑,张冠李戴,笔者不禁要怀疑以后的新闻还会不会有人相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