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外“新上海人”盼望不“见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5:26 新民晚报

  本报讯(记者袁玮通讯员赵华生)昨天晚上,位于枫林社区的徐汇苑小区根据小区里外国居民多的特点举办了一次中外友人联欢晚会,活动吸引了不少老外参加。不过记者发现,要想解决中外居民之间难沟通的问题,不仅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减少文化差异,还需要一支志愿者队伍来“牵线搭桥”。

  记者来到现场正是华灯初上时,徐汇苑的中外联欢晚会虽然还没有开始,但已经吸

引了迫不及待的小区居民。大伙带着凳子和孩子早早就来到小区广场,就是想在开演前会会小区里的外国居民,利用晚会和这些“新上海人”混个脸熟。担任小区文明建设志愿者的居民施老伯对记者说,这种联欢活动应该经常搞,我们与老外们也可以相互沟通,让他们了解中国了解上海,不要“见外”,我们居民以后就不用再叫他们“老外”了!来自澳大利亚的“新上海居民”瓦特指着施老伯笑对记者说:“施先生过去叫我‘老外’,我很不高兴,现在叫我老瓦,我感到很自然。”

  联欢会上五彩缤纷的灯光和精彩的文艺节目吸引了小区里的居民,主办方也希望联欢晚会能加强中外居民的邻里亲情。但是记者在现场发现,由于演出的20个节目中大多是社区居民自编自导的,还有不少是地方戏曲,所以对许多“新上海人”来说,虽然觉得好看却难以理解。“新上海人”杰西带着中国太太和5岁的女儿来到现场,记者问他是否听懂正在表演的沪剧片断时,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好玩。家住3号楼的罗伯特却始终摇着头说:“沪剧好奇怪,一点听不懂,不过音乐很好听。”罗伯特建议,如果在演出前印制一些地方戏曲的说明就好了。一些本地小区居民也认为利用晚会与外籍人士交流形式很好,但因为语言和文化背景不通,交流时需要涉外“牵线人”,但是至今这样的志愿者队伍还没有建立。

  徐汇区房地局物业科负责人介绍说,如今住在徐汇区许多小区里的外籍人士也能说一点普通话,一般的沟通并不是很难,但是进行文化交流就有些难度了。今后他们将根据居民意见组织懂外语的热心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让这些高鼻子蓝眼睛的“新上海人”也可以在异乡找到知己朋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