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汽车产能认识分歧不小? 问题在于“过”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8:07 中国新闻网

  2004年被有些人称为“躲过一劫”的中国汽车产业,在今年终究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日前国家发改委举行的宏观经济形势介绍会透露,汽车产业调整的相关细则已是箭在弦上。

  汽车产能“过剩”问题,从国家有关部门释放信息,到国家准备实施调控,其间的认识分歧不小。理论界有人认为,市场经济中产品过剩是常态,市场经济就是过剩经济。汽

车界有分析人士则说,所谓产能过剩只是无效产能过剩。多数汽车企业不便于公开表态,他们的心态较为复杂,进了汽车“门”的、拿到了“项目”许可的,可能也使劲叫“过剩”了;反之,拿“市场经济就是过剩经济”说事,并且认为“产能”还不到“过剩”的地步,应给机会参与“公平”竞争,有人将企业截然不同的态度比作“挤兑公共汽车”现象。

  其实,产能“过剩”,问题出在一个过剩的“过”字,汽车速度“过”快,易出车祸;汽车“超载”,其危害十分明显。据国家发改委的调查,去年中国汽车生产570万辆,行业产能已经过剩200万辆,在建能力又是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800万辆。汽车业今年初开始的利润增长又出现回落。产能过剩“若任其发展下去,势必造成‘失衡不等式’,后果是企业的倒闭,职工失业的显著增加,银行呆坏帐进一步扩大,金融风险的加大亦在所难免”。

  应该说,今年中国许多企业的产能只是部分释放,比如有的企业已经形成60万辆能力,年预期目标只安排30万辆。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只是释放部分能量,汽车市场的价格震荡已经相当剧烈;如果产能进一步释放或全部释放,市场销售的形势将进一步严峻。包括合资企业在内的几乎所有汽车企业,在加大新车型推出力度的同时,无奈地主动或被动、明的或暗的、主观或客观上参与了价格战。汽车市场价格的剧烈震荡,是当前汽车产能“过”剩的一种反映。

  我们一家自主品牌的代表性企业高层决策人士,早在年初就这样描述,他们准备零利润竞争,在原有车型的基础上,再推出几款不同排量、不同档次的新车型,他把自己的新老车型统统比喻成能征善战的“狼狗”,让它们放开拳脚、尽情地到几个细分市场“嚎叫”、“嘶咬”和“争食”,以赢得自己的市场份额。

  国家发改委关于调控汽车产能“过剩”相关细则的出台,有待时日。但我们从《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讨论稿)》中关于产能的几处提法,对调控的思路探知一二:“必须彻底改变以产能扩张为主的简单增长方式”,“充分发挥汽车产业现有中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已有产能”,“在保持汽车市场适度竞争的前提下,注意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

  (新民晚报张伯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