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十送红军》:深情歌声唱长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04:16 大河网-河南日报

  

《十送红军》:深情歌声唱长征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十送红军》以其优美的旋律、带着赣南客家方言的歌词,打动了无数听众,40多年来经久不衰,堪称红色歌曲中的经典。人们在歌声中重温了72年前中央红军主力撤离苏区、开始长征时的感人一幕。

  唱着民歌当红军

  据江西赣州红土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舒龙介绍,《十送红军》是文艺工作者在1960年由赣南采茶戏的传统曲牌《长歌》(又名《劝郎调》)改编而成的。赣南人民对《十送红军》有着特殊的感情。当年,赣南人民就是唱着《劝郎调》,把丈夫、兄弟、儿子送进了红军队伍。

  舒龙说,红色歌曲在扩大红军队伍的动员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宣传鼓动作用。当时根据赣南民歌《劝郎调》改词的《十送郎》(又叫《送郎当红军》),在中央苏区广泛传唱。在歌声的感染下,兴国、瑞金、于都等地妻送郎、母送子、弟送兄参加红军的感人场面处处可见。

  再现军民离别场景

  “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里格早归,介支个传捷报。”

  这段歌词再现了当年苏区人民送别中央红军的情景和心情。当时,为了不暴露战略转移的目标,躲避敌机的轰炸,红军都是在夜间静静地踏上出征路的。

  知道红军要走了,乡亲们打着灯笼、举着火把,纷纷赶来为红军送行,希望在出征的队伍中能再看一眼自己的儿郎。

  “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军民们都知道,红军主力撤离苏区后,国民党和地主武装势必反扑,浴血奋战近6年开辟的红色根据地以及土地革命的成果,都将重新落入敌手,乡亲们又将遭受难以想像的磨难。因此,《十送红军》第四节这样唱道:“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深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

  《十送红军》的来龙去脉

  赣州红土地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国铤说,《十送红军》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发表时,介绍是“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曲调在“一送”至“六送”与赣南采茶戏的茶腔曲牌《劝郎调》一样,而“三送”“七送”部分与赣南的采茶小调《摇篮花开》一样,“九送”部分与赣南的采茶小调《大劝夫》一样。

  赣南是客家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属客家方言区。《劝郎调》歌中的“里格”与“介支个”均是客家方言中的衬词与语气助词。赣南师院音乐系燕副教授认为,《十送红军》的衬词与《劝郎调》的衬词基本相同,如“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其中“里格”“介支个”贯穿全曲,两首歌在这方面是完全相同的。

  电视剧《长征》播出不久,《十送红军》的曲作者朱正本向媒体介绍了《十送红军》的创作经过。他说,1960年春,他和空政文工团几位创作人员到江西采风。其中一首送别红军的歌,曲调非常口语化,歌词中夹杂着不少俚语、方言,旋律婉转优美。他被这首歌的曲调深深地吸引了。半年之后,空军部队党委决定由空政文工团创编《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其中有一场送别红军北上长征的内容。词作家张士燮编创了一首《十送红军》歌词给了朱正本,接到歌词后,朱正本说他立即想到江西的那首送别红军歌。

  胡国铤说,朱正本提到的送别红军歌就是《劝郎调》。赣南采茶歌舞剧团作曲家陈裕光曾向胡国铤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往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陈裕光接待了从北京来赣南采风的朱正本、张士燮,当时他向朱、张介绍了赣南民歌的特点,并把《劝郎调》《上山调》《斑鸠调》等10来首赣南采茶小调给了朱正本、张士燮。⑥2

  □沈洋陈春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