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七夕”娘家大PK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06:14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七夕”娘家大PK的背后
侯 宁

  知名社会学者社会万象

  又见“七夕”!据说这闰七月两逢“七夕节”的美事,可是38年才得见一次的。而且,今年的“七夕节”比以往似乎明显升温了,过去“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鹊桥会

已经变成了杭州的“七夕相亲速配大会”以及南京更加轰轰烈烈的“万人相亲会”。相信依此热度“烧”下去,明年的成都、长沙、西安等地,没准便会在“七夕”来个“万人超级七夕接吻选拔赛”!PK嘛,才会热闹,才会来钱,才会招眼球。

  不是么?“七夕节”刚刚在“炮打情人节”的口号下有所复苏,商家便立刻看到了它的价值。牌位复活了,于是我们看到,各地为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争夺开始空前上演。“争遗产”嘛,一向是国人的拿手好戏,只要这“遗产”中有“实惠”。

  事实上,中韩“争遗产”早已为国人所知,因为争的是“端午节”这样的民族“大节”,我们自然会义愤填膺:中国人吃粽子、祭屈原都上千年了,怎么“端午节”反倒成了韩国人的“文化遗产”?于是乎舆论大哗,在向韩人讨说法的同时,也责备有关文化部门对祖宗的遗产麻木不仁。但其实,争夺所谓“文化遗产”,一方面是为了证实自己文化底蕴的雄厚,另一方面还是有利益在其中的。比如拿下“端午节”的“世界文化遗产证”,韩国人自然便可以“正宗”的名义垄断相关食品、肖像的“生产权”、“专卖权”等。所以被人家“醍醐灌顶”后,国人便开始变本加厉了——小打小闹者可以恶意抢注“中央一套”为避孕套商标,以逞个人之“商业头脑”;大者则是各地纷纷围绕“七夕节”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省际争夺。

  为何以前无人问津的“七夕节”如今吃香了呢?我想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受了韩日的刺激,二则是受了那个舶来的“情人节”商机火爆的启发,第三个原因才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而我之所以断言“保护自己的遗产”名列第三,大抵还是有根据的,因为国人很“实惠”,对自己的“宝贝”历来喜欢挑三拣四,而对“洋货”则崇拜有加。韩人可以为民族汽车工业崛起只买“韩产”,而我们许多人则在每年9·18想起“仇恨日本鬼子”的同时却对日产汽车“情有独钟”:人家性能好啊!这,便是许多国人奉行的“实用逻辑”。结果便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贫”者,不“实惠”也,所以冷落之,抛弃之,淡忘之;“富”者,“有用”也,所以亲近之,趋炎之,热捧之。

  正因如此,如今这“七夕节”被山东沂源、陕西西安、河北邢台以及河南南阳等十多个地方“抢注”,都说自己是牛郎织女文化的发源地,也就不足为怪了。河北邢台干脆先下手为强,打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旗号,在今年7月30日自封为“中国七夕爱情文化之乡”。对此,“唐宋以来”便有了“牛郎庙”、“织女洞”等“配套文化体系”的山东人肯定不服,请出大学教授论证之;而据称“位于长安区斗门街道办事处辖区”、“已有两千余年的牛郎织女像”的西安更是不忿,其政协委员便直接建议把“长安区斗门街”内的“牛郎织女庙遗址”建成文化旅游区,从而打造“中国爱情文化发源地”……据说,十几个市县争得“相当的激烈”,以至于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刘奎立干脆宣布“情人节”的荒唐,指出“古代的七夕节与爱情无关,应该弘扬本义,把它打造成真正的‘女儿节’”!但问题马上又来了:撇开爱情的“女儿节”谁还会感兴趣呢?莫非中国解放了“半边天”们会去专学“女红”以示其“传统回归”?

  依我看,“七夕节”还是因应时势,定义为有浪漫色彩的“中国人的情侣节”为好。只不过,这“爱情文化”的产地在哪里是大可不必争执的,只要是“中国人的”就好,只要其中有别于所谓“圣瓦伦丁节”的东方文化元素就好。须知,国人在“实惠”之余还能赞赏“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憧憬“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低语时”,不仅是因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也因为我们的情侣们还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终极追求,更因为我们的民族还有“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东方雅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