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沈阳智造”叫响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08:01 沈阳网-沈阳日报

  在第五届“制博会”上,特变电工沈变集团展出的重达145吨、体积有一间房屋大小的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000KV特高压交流变压器格外引人注目。因为体积太大,这个庞然大物只好被摆放在沈阳国际会展中心外面。据介绍,这是目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变压器,将用于中国电网公司超高压1000KV试验工程。

  “通过坚持不懈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打造自主知识产权,沈阳装备制造企业不断抢

占竞争制高点。”8月30日,市经委副主任赵世宏介绍,通过选择不同模式的自主创新路径,“沈阳制造”正在向“沈阳智造”跨越,涌现出华晨轿车、核泵、盾构机、煤炭综掘综采设备、百万吨乙烯装置、CT、智能开关、先进箱式变电站、50万千伏交联电缆、电气化铁路配套设备、高效节能电梯及电机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原始创新:新松领跑先进制造技术

  不仅能说话、唱歌、教英语,还能上网、给主人发短信———在第五届“制博会”上,一个高80厘米、重15公斤的家庭智能型机器人引起参观者的好奇。据介绍,这是今年4月由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出的中国首台个人机器人。

  “个人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的一种,是用于家庭的多功能智能机器人。美、日等国的服务机器人,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新松公司仅用十个月,就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两台个人机器人样机,这是多年创新实践的结果。”新松公司副总经理李长庆介绍。

  成立于2000年的新松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背靠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该所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从事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经过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全面掌握了机器人制造的相关技术,开发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点焊、装配、喷涂机器人等多种型号和类别的机器人系列产品。国家把机器人示范工程中心放在该研究所,催生了新松公司的成立。

  新松公司瞄准国际上机器人技术的前沿,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余种新型工业机器人产品,填补了国内机器人发展史上18项空白,成为中国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应用的“龙头”企业。目前,该公司已形成了工业机器人产品及应用、自动化成套技术装备、仓储物流自动化技术及装备三大主导产品,其产品已占国内机器人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引进创新:华晨掀起国产车“自主革命”

  长长的总装生产线上,一辆辆骏捷和尊驰轿车排成一字长蛇阵,每3分钟,就有一辆整车下线———在华晨汽车公司中华轿车总装车间,该公司销售副总经理袁鸿介绍,从3月份开始,他们把骏捷轿车产量从每月300多辆提高到5000辆左右, 现在整车生产线上工人三班倒,即使这样,也满足不了订单需要。目前,骏捷轿车已卖出1.7万多辆,他们在手的订单还有3万多辆。如果现在想购买,得到年底以后才能提车。

  “骏捷外型时尚、配置全、价格便宜、性能稳定,像小宝马,大受消费者欢迎。走高起点的自主创新之路,是我们骏捷车热销的最重要原因。”袁鸿分析说,华晨从诞生之日起,就确定了自主创新、自有技术、自主品牌的发展路线,走出了一条“高起点自主创新”之路。

  尊驰、骏捷吸纳国际先进的造车理念,在产品设计、研发、制造、质检等多个领域和环节,与意大利宾西法尼亚公司、德国宝马、保时捷公司以及国际知名零部件供应商展开了广泛的国际合作。

  今年前6个月,华晨汽车整车销售9.2万辆,同比增长57.7%;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4.5%,重新跻身中国汽车销售量10强,按销售收入排名第七。集成创新:沈阳机床赶超世界强手

  输入设计好的程序,刀具以每分钟2.4万转的高速加工任意几何图形,加工精度达到0.01毫米———在第五届“制博会”上,沈阳机床集团生产的龙门五轴加工中心的精彩切削表演,赢得了围观者的喝彩。据介绍,该集团展出的15台数控机床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一些产品在世界上只有几个国家能生产。

  “从构造上看,数控机床的结构并无多大差别,但技术含量却有高有低。这就好比人脑,外壳和内部构造并无差异,但思维方式和水平却不尽相同。因此,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并不体现在主轴、刀具等部件上,而是体现在集成技术上,即机床的控制和设计原理。只有掌握集成技术软件,才能达到‘我想让机床怎么动就怎么动’。”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日峰介绍,数控机床是集计算机、机械、电子、液压、气动、光学、检测等技术为一身的合成产品。在社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世界上没有一家机床企业是全部部件都自己生产的。

  机床集团注意处理好内部和外部创新资源关系,理性地将创新路径分为国内和国际路线。国内方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合作,研究高档数控机床的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国际方面,与世界顶尖机床设计公司德国R+P公司合作,派出10个主管设计工程师,与德方联合设计新一代具有国际当代水平的8大系列数控机床;与柏林工业大学合作,研究数控机床基础、共性技术;在柏林设立技术分公司,将世界

  最先进的数控机床技术引入自己的研发平台。

  机床集团董事长陈惠仁表示,通过自主创新,机床集团要用3至5年时间,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机床工业10至15年的差距。本报记者彭跃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