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a12打卡上课不是治逃课的良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09:35 上海青年报

  □海川只听说过上班打卡,没听到过上课打卡。为了惩治大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云南大学艺术教育系推出了“打卡上课制”,不管学生还是老师,都需申请一张磁卡,课前要插一下,证明自己没有缺勤,据说“效果很好,准备在全校推行”,当然,这一做法在校园里也引起争议。

  我觉得,云南大学将要推行上课打卡的做法,充满了理性的悖论。打卡固然能保证

出勤率,但只是在演绎形式的完美,却难以保证和提升教育质量,既然教育质量无法从中得到保障,哪怕百分之百的出勤率,对大学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呢?显然,打卡上课无法解答这一诘问。

  确实,在如今大学校园里,逃课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公共课,大教室里寥寥的人数让讲台上的老师实在提不起兴趣。可是具体分析后就会发现,逃课有时是一种“无奈的背叛”。君不见在大学课堂上,一本讲义已经照本宣科用了几十年,老师讲得云里雾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逃课难道仅仅只是学生的责任吗?

  关于逃课,我觉得有几个概念要厘清,学生为什么要逃课?逃课是好是坏?能否根绝?或者说,学校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逃课?

  在学校看来,学生逃课不仅没有学到知识,还违反了纪律,所以要令行禁止。但站在学校和学生之外的中立角度分析,逃课是在课堂收益与课外收益之间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

  借用博弈论的观点,我们假设学生上课的收益是一,而逃课的收益是零,那么学生们会选择去上课;而上课与逃课的收益相等,那么学生会在两者之间作出任意选择;一旦逃课的收益上升到二,或上课的收益下降到零,那么学生逃课则是理性选择。当然,同一物品对不同的人而言效力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认为上课是收益大,逃课不划算;而有的学生觉得课外收益更大,比如在图书馆自学,或者勤工俭学。总之,在大学校园里,只要有选择,逃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难以避免的。

  传统的观念似乎在向我们暗示,逃课是坏学生做的事,其实不然,很多成功人士的大学生活就是逃课在图书馆里度过的。如果课外收益大于课堂收益,最佳的选择就是逃课。比如,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猫在图书馆里自学,与呆在教室里被灌输知识,孰优孰劣,不言自知。

  当然,上述的判断并不是鼓励学生逃课,而是想说明,逃课尽管是学生的选择,但该反省的却应该是学校。不必对逃课大惊小怪,深恶痛绝,而应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收益,革除掉那些老掉牙的知识,多设置一些针对性强的课程,增强授课的灵活性,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反之则是徒劳。

  按照该校的说法,学生逃课比较普遍,宁愿上网或睡觉,也不去听课,迫不得已采取这种“不人道”的做法。这恰恰说明课堂收益是如此之低,甚至连睡觉都不如,学校难道不应该从中反思吗?这种打卡上课的制度,让学校回避掉反思错误的机会,却将板子打在学生的屁股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