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规避信用污点 个人信用档案成“第二身份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10:39 青岛新闻网

  个人信用数据库日趋完善信用“污点”将直接影响贷款办理

  个人信用档案成市民“第二身份证”

  日前,市民陈先生到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办理房屋抵押贷款时遇到了阻碍,原因是个人信用记录上有污点:因为出差,陈先生在另外一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上有三笔连续逾期被

记录在案。

  其实,像陈先生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据了解,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都会参照自去年开始运行的全国联网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个人信用数据库),有信用污点的客户各家商业银行都会抬高贷款门槛甚至不予放贷。“也就是说,今后个人在申请贷款或是办理信用卡时,岛城各家银行都会先查询申请人有没有‘赖账’记录,再决定是否办理。”某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随着个人信用数据库的不断完善,个人信用档案将成为市民们的‘第二身份证’。”

  拒贷比例高达20%

  据了解,随着个人信用数据库的运行,因为信用记录有污点而无法取得贷款的现象各家商业银行都普遍存在。据岛城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关人士介绍,因为在个人信用数据库上存在不良信用记录而未能取得贷款的客户占到了受理贷款总量的20%%。

  “只要有连续三笔的逾期存在或者逾期次数达到六次的,我们都不会予以放贷。”该人士对记者表示,“逾期通俗来讲,就是指没有按时还款。”虽然各家商业银行的标准不一,但是在发放贷款时,各家银行都会参照个人信用数据库录用的个人信用信息,以决定是否予以发放贷款。全国征信服务中心反馈的个人信用数据库查询周报数据反映:青岛地区金融机构周查询次数呈快速增长趋势,从2005年7月初的每周597次剧增到目前的每周5000多次。

  实际上,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不仅可以左右商业银行是否发放贷款,同时还影响到了贷款人享受的利率高低:自从银行实行差别利率政策以来,就把客户的信用纪录作为一项重要的考量标准。如果客户经常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或者存在其他不良信用记录,就意味着这笔贷款的风险程度提高,相应地银行也会提高对这笔贷款的利率,不仅不能按照优惠利率来计算每月还款,甚至会以上浮的贷款利率来给予客户“惩戒”。

  信息收集覆盖面越来越广

  据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个人信用数据库收集的信息已经从最初的银行信息延伸到非银行信息,包括贷款信息、信用卡信息、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社会保障信息、是否按时缴纳电话、水、电、燃气费等公共事业费用的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决、欠税等公共信息。另外,还包括市民的姓名、证件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这些信息将会告诉商业银行“您是谁”。个人信用数据库中的信用档案俨然成为了市民的“第二身份证”。

  “实际上,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就像一个‘信用信息仓库’,采集、保存、整理个人信用信息,为商业银行和个人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为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提供统计信息服务。”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的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一次失信,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对市民的信用活动尤其是贷款等产生影响。在国外,一般的负面记录保存7年,我国暂时还没有出台相关法规,但是一般不会短于7年。”

  多种措施规避信用污点出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意造成的信用污点原因有很多方面,但多数与用户本人的疏忽也有很大关系。为了帮助市民更好的规避不良信用记录的出现,以建立优质的信用纪录,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的有关负责人提供了几点建议。

  按时还款缴费。牢记住自己的房贷还款日,尽量做到有规律的还款,例如按月或是按季在还款账户里存入足额的资金;除了房贷,目前作为信用体系的另一项重要考量目标是信用卡的使用和还款纪录,信用卡持卡人务必记清自己的还款日,尽量在还款日之前把款项打到信用卡账户上,采用信用卡与借记卡的关联还款,也不失为一种还款的好方式。同时,使用信用卡要量力而行,即使偶尔出现当期无法全额还款的情况,也应当先补缴上最低还款额;另外处理公用事业费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各项公用事业费与银行账户建立关联。

  及时查询信用纪录。由于目前个人信用数据库还出于完善阶段,可能会有一些错误出现,因此建议市民及时到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查询,如果发现个人信用档案有错误信息,可以向人行有关部门直接反映,以便及时核实纠正。

  保管好个人的身份证等含有重要标识信息的有关证件,以免他人欺诈、冒用,造成信用污点。本报记者唐保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