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俄儿童院挂着毛岸英照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15:18 世界新闻报

   本报赴俄罗斯特派记者 饶彬彬 本报特约记者 刘蓉蓉

  莫斯科东北部约300公里处有座不起眼的小城——伊万诺沃市。二战期间,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接收过20多个国家的共产党领袖和烈士的后代。包括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人的子女在内的100多个中国孩子,也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俄儿童院挂着毛岸英照片

  国际儿童院里陈列的中国孩子的照片

  8月28日,“中俄友谊之旅”联合报道团探访了红色摇篮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

  “毛岸英是名优秀的学生”

  沿着古朴的石板路,采访团来到了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主教学楼——一座三层高的红色砖房。二战时期的旧楼,早已没了踪影。

  教学楼内开辟了博物馆,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黑白老照片,其中也有不少中国人留下的印记。记者见到了毛岸英的老照片,馆长介绍说:“毛岸英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他还被同学们推选为整个学校的团支部书记。”

  “我们非常自豪有中国英雄的孩子在这里学习过,他们后来成为了很优秀的人才。”提起中国学生,馆长言语中流露着自豪,“伊万诺沃儿童院为他们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就像父母为孩子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一样。”

  中国老人还念着国际儿童院

  记者还在北京时,曾参加了在伊万诺沃儿童院长大的中国“孩子”的聚会。如今最小的“孩子”也已经60多岁了,最大的年过八旬。

  提起在国际儿童院的生活,每一位老人都感慨万千。

  黄平的儿子黄建回忆说,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红军的装备比较差,我们就挨家挨户地收集空瓶子制作燃烧弹。年纪大一点的孩子还跟着当地人一起到城外去挖地壕用来阻挡敌人的去路。

  李富春之女李特特最为得意的事情就是在卫国战争期间获得过“轻机关枪手”证书。当时年仅17岁的她每天要负重二三十公斤,完成八九十公里的滑雪行军任务。“每当我觉得无法坚持的时候,一想到前线英勇作战的士兵,就立刻充满了力量。”李特特说。

  俄罗斯人民也没有忘记这些勇敢的中国“孩子”。2005年5月6日,时任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代表普京总统向27名国际儿童院的中国学员颁发了“1941—1945年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罗高寿在颁奖仪式上表示,在颂扬苏联人民伟大功勋的同时,俄罗斯不会忘记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人民为战胜法西斯主义所做出的贡献。

  记者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一群中国老人把自己童年与青年的美好记忆永远埋藏在了这里,而一群俄罗斯孩子怀着对中国的美好向往依然生活在这里。

  即将离开之际,国际儿童院的孩子们要求和中国记者一起做做游戏。我们玩起了俄罗斯传统的游戏“找朋友”、“过桥”,还有中国的传统游戏“老鹰抓小鸡”。欢笑声在大厅里回荡。

  俄罗斯小姑娘卡佳告诉记者,她知道中国的长城和故宫。“我长大后一定要亲自去中国,老师说那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中国哥哥”有消息了

  本报8月29日6版刊登《俄罗斯老妇牵挂“中国哥哥”》的文章后,引起读者强烈反响。《哈尔滨日报》一位姓张的记者打来电话说,在看到《世界新闻报》的文章后,该报寻访了多位原黑龙江省冰球队队员,并找到两名跟耶莲娜的描述相近的老人。

  70多岁高龄的黄玉明老人说,在他的印象中,他好像与一位俄罗斯女青年有过交往,而且也收到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但记忆中,这位女青年是位排球运动员。另外一位老人叫陈忠亮,与耶莲娜提到的中国名字“陈柱良”发音相似,说照片上就是他本人,但他并不会俄语,也没和俄罗斯女青年有过联系。本报还将继续跟踪此事,也欢迎读者朋友提供建议或线索,帮助耶莲娜尽快找到她的“中国哥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