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当代风采:夏教授与300盒盒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15:44 人民网

  2006年3月13日,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夏庆友在西南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聘任合同上签字——夏庆友成为了这所全国“211”重点建设高校首位“长江学者”。

  夏庆友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忙碌,时间对于他,总是不够用,他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好像总在和时间赛跑。

  夏庆友常说,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要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正因为这样,2001年,在家蚕基因组研究之初,面临以日本为首的国际合作组织将中国这个丝绸文化的发源国和产业、资源中心国排斥在外,中国的家蚕基因组计划急需领军人物的时候,夏庆友听从祖国的召唤,立即中断了本该于2005年截止的与日本九州大学的研究协议,放弃优厚条件,毅然回国,承担了家蚕基因组计划的领导工作。

  爱国是需要奉献的。夏庆友当时在国内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人民币,而日本方面给他的薪水是每月45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3.5万元。薪金差异如此大,工作还没有在国内辛苦,这些都难以阻挡夏庆友报效祖国的决心。不久,他的妻子在日本获取硕士学位后,也放弃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回国协助丈夫,并参加了家蚕基因组计划研究工作。

  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夏教授只是笑笑:“我知道,我的工作‘无人可以替代’!”他明白肩上的责任。“如果全国第一个蚕学重点实验室,都不去开展这项研究工作,中国将永远失去一次历史机遇。”

  夏庆友能吃苦是出了名的,为了事业,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2003年6月,为了确保抢在日本之前完成家蚕基因组测序任务,夏庆友和他的同事们,以超常的付出,几乎每天都是从早上9点开始工作,凌晨2点结束,主餐吃盒饭,饿了,泡方便面,或者啃几块饼干,喝口水,困了,靠在实验台边打个盹。

  那个时候“非典”肆虐,工作组无疑冒着生命危险。有一次,研究人员中一下病倒了38人,发烧、拉肚子等症状与“非典”极为相似。可大家在夏庆友带领下,没有退却,一边吃药治疗和预防,一边继续坚持工作。那段时间夏教授常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为的就是抢时间,赶进度。

  8月25日,测序最终结束,比预计提前了5天。大家雀跃欢呼,而年轻力壮的夏教授消瘦了,他疲惫的脸上却露出了微笑。当谈到他这几个月吃了300多盒盒饭时,他说:“只要能抢时间。人挺不住的时候,靠的就是一种精神支撑。”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拼搏、敢于战斗的精神,夏庆友和他的团队,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为中国、为中国知识分子争了光。

  面对溢美之词,夏庆友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又马不停蹄开始了新的征程。夏庆友说:“框架图的完成是一个里程碑。而用它开拓新的产业、为农民造福将是更加漫长的科学旅程,意味着又一个‘零公里’的开始。”夏庆友说,科研成果如果只停留在实验室,不应用于实践中,有什么意义?

  近两年来,夏庆友和他的创新团队再接再厉,又在家蚕发育变态和激素调节、性别决定机制、抗病机理、蚕丝蛋白质合成等多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一直困扰蚕桑界的蚕丝颜色课题被攻克,并在一些地区推广使用。而找到了家蚕“控制性别”基因,让家蚕生“男”不生“女”,更使蚕丝产业整体效益提高20倍。最近传来的家蚕基因组芯片“诞生”的喜讯,再为中国家蚕产业发展以及人类防病找到了有效途径。以夏庆友为代表的西南大学科学家一次又一次向世人展示着基因科学的神奇。

  谦虚是夏庆友一贯的风格。因为工作的关系,笔者常常带着媒体记者去采访他,可他总是推脱,说工作是大家做的,成绩是团队努力的结果,个人不值得宣传。可我们知道,夏庆友先后获得了“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巴渝学者特聘教授”、“日本蚕丝科学进步奖特别大奖”等荣誉。而他把这些看得很淡很淡,因为他清醒地明白自己肩头的责任。

  他依旧潜心工作着、永远忙碌着……

  (《当代党员》授权人民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