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卖艺供子读书”是一种“道德自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16:14 正义网

  为偿还治病欠下的5万多元债,供远在秦皇岛的儿子上完大学。49岁的技校数学老师陈平福带着心爱的小提琴,走上了兰州街头卖艺乞讨,他的行为引来市民议论纷纷。一些人质疑说,作为一名老师在马路上卖艺乞讨,怎么能有好的精神状态传道授业?其所在学校校长也表示,作为老师,去上街卖艺乞讨,感人之余也有些不妥之处,最好还是不要继续乞讨。(《西部商报》8月31日)

  看起来,这名教师的街头卖艺乞讨之举,在很多人眼里是有损于“师道尊严”和教师形象的。实话实说,这种“观念”笔者实难苟同。什么是“师道尊严”?用现代的眼光看,只要教师克尽职守、不误人子弟、坚守师德,就可以视为维护了自身的职业形象。就事论事,该教师走上街头卖艺,即没有耽误本职工作,在道德上又无任何值得指摘的地方,我们不能抡起“师道尊严”的大棒,对其迫于生计的行为进行苛刻的道德指责。

  显而易见,如果不是出于万般无奈,一名数学教师也不致于强忍羞耻走上街头拉琴卖艺。生存始终是第一位的,这是一个基础;面对生存的巨大压力,人总要出现某种本能的“行为自救”,无论其从事何种职业。教师也会患病欠债,教师也要担负家庭和子女教育的重任,在某种意义上说,既然“街头卖艺乞讨”这种自救途径在社会上存在一定的认同力,困境中的教师做出这种选择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在生存的困境面前,他放弃的是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而不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师道尊严”。我以为,这不是道德反叛——不顾“师道尊严”,而是“道德自救”——通过这种放弃个人尊严的卖艺乞讨方式,无形中正在竭力维护自身的“师道尊严”。试想:没有生存下去的必要的经济基础,他如何能继续在三尺讲台上传播知识?倘若其采取其他“极端”的方式去获取金钱,“师道尊严”又将何存?无论这种“出发点”是否是“有意识”的,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道德的方向。

  有人说,卖艺乞讨使之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去传道授业,而我却要说,如此行为却恰恰折射出他永不放弃教师职责的一种积极品质;也有人会说,街头卖艺乞讨会让他在学生面前丢了“面子”,而我却以为,这种通过另类方式来承担父亲责任的行为,带给学生的除了感动之外,还有责任的坚守。因而,对于教师“卖艺供子读书”行为,社会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宽容,有关部门也要及时伸出救援之手。

作者: 陈一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