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汪昌平不服输的“技工状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06:18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汪昌平,1975年出生,肥西人。1994年他从马钢技校毕业进厂,2005年被评为“电工技师”职称,2006年担任马钢二钢轧总厂线棒分厂机电作业区副总作业长。汪昌平曾荣获厂标兵、“十佳个人”和马钢公司优秀党员称号。

  平时,这个"技校生"总爱围着设备琢磨,连外国专家都挠头的难题,他都能迎刃而解,职工们亲切地称他为除故障的“110”;今年8月,他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

维修电工工种第一名——

  31岁的马钢二钢轧总厂线棒分厂机电作业区副总作业长汪昌平,今年三次参赛三次夺冠。从区域到省、全国的比赛,在维修电工工种的技能上,汪昌平为何能过关斩将?马钢二钢轧总厂厂长滕君诚说,关键是小汪有一种不服输精神,任何时候敢于“亮剑”。

  小汪1994年毕业于马钢技校,同年被分配到该厂连铸分厂,干的不是他所学的维修电工专业而是浇钢工。但他坚持在他的专业上勤学苦练。2001年,他如愿地干上了梦寐以求的维修电工。整个高速线材工程的筹建中,他寸步不离地跟在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后面,留神每一个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每天工程技术人员下班走后,他总是围着设备转悠,一转几个小时,直到将当天每个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复原到烂熟于心为止。2004年,汪昌平又参加了棒材生产线的筹备工作。这条生产线的机电设备工艺水平比线材更高,他更加用心地向外方专家求教,可是,涉及到核心技术,老外不仅不讲,甚至于连一点资料都不给。

  小汪不信就搞不懂这“洋玩艺”。他更加留神他们在设备安装、调试时的每一个细节,花更多的时间琢磨这些“洋玩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汪昌平不仅弄明白了这些“洋玩艺”,而且可以驾驭它们。2005年初,在棒材生产线试生产时,轧钢机上的“倍尺飞剪”出了问题。因是进口设备,理应由外方专家负责,可是老外在现场急得抓耳挠腮也无计可施。汪昌平经过长时间观察后,找到了症结所在:“倍尺飞剪”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老外产品与国产的设备不配合,时间、部位、速度和精确度不同步。于是,小汪一方面大胆地修改了参数,一方面与钳工合作,重新设计、安装了一个“导向分钢器”,一举解决了难题,让外方专家佩服得直竖大拇指。

  去年5月,新进口的一台打捆机上的电子“比例阀”在操作时被搅坏了。“比例阀”就好比是打捆机的心脏,“心脏”坏了,就得停产,而当时生产任务很重,停产一天就少产200多吨高速线材。可厂里没备件,要进口,需两个多月。全厂上下焦急万分,把有关方面的专家都请来“会诊”。当大家正在想方设法的时候,小汪已动手在给这台打捆机做“心脏移植手术”了。他用淘汰下来的一台德国老打捆机的“心脏”来替代,换上去以后,出现了“异体排斥”现象,小汪紧急改造了这个“机电一体”的设备,终于让德国的老“心脏”替代了瑞典的新“心脏”,生产几乎没受影响。

  汪昌平就是这样勇挑重担,敢想敢干敢称雄。不论白天黑夜,只要设备出了毛病,他都在第一时间赶到,而且手到病除,大家都称他为“区域”工程师、排除故障的“110”。

  他所在的线棒分厂,有线材和棒材两条生产线,线材的设计能力是年产45万吨,棒材是50万吨。可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这两条生产线超极限发挥,2005年分别达到60万吨和70万吨,今年还将破纪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