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个亿万富翁的助学接力模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08:15 潇湘晨报

  

一个亿万富翁的助学接力模本

  □邹爱华 吴长江 文/图

  陈德勋对自己的爱心助学接力充满信心。

  核心提示

  ★他捐资3.6亿元给老家建设“曾国藩文化园”,并承诺文化园建成后所有收入用于公益事业。

  ★他先后和女儿签订两份协议,一份是“家中财产全部捐献”;另一份女儿完成学业后,必须终身将每月收入的5%至10%用于扶贫帮困。

  ★他成立专门的扶贫帮困项目组,先后资助100多个困难家庭、200多名贫困学生。

  ★日前,他又在全省率先推出“爱心接力”这一具有模本意义的新型助学方式:他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被资助者走上社会有一定收入后,必须拿出收入的10%资助其他贫困学生,直到捐助总金额达到其接受的资助总额。

  亿万家财回报桑梓

  在双峰,陈德勋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

  陈德勋的“出名”缘于他今年3月20日的一个壮举。这一天,他与双峰县委、县政府正式签下捐资3.6亿元建设曾国藩文化园的合同,合同中陈郑重承诺:文化园建成后所有收入用于双峰的公益事业,自己不从家乡拿走一分钱。

  3.6亿元的巨额捐资,一下子吸引了人们目光;而“不拿走一分钱”的承诺,则让双峰人对其刮目相看。

  今年52岁的陈德勋是双峰县青树坪镇人,兄弟姐妹五人,父亲是供销社职工,母亲没工作。陈德勋小时候,一家六口全靠父亲每月二三十元的工资生活,几乎餐餐吃不饱饭。在他当年读书的双峰县第二中学,至今还能查到记载他欠交2.7元钱学费的档案。

  而今,陈德勋已经是上海现代后勤产业集团董事长,其公司下辖6家子公司,总资产数亿元。从2000年起,富起来的陈德勋开始陆陆续续在老家双峰县进行一些扶贫帮困活动,用他自己的话说,要开始“还债”了。

  在家乡青树坪镇,他委托人将镇上的特困家庭情况摸底后报给他,然后把钱寄过去,要人按时把钱送到他们手中,每人每月150元到200元不等,当地群众都说陈德勋办了个“民间民政所”。2005年,陈德勋以夫妻俩的名义成立了一个扶贫帮困项目组,其中包括“互助、助学、奖学、公益、敬老、尊贤”6个项目,2005年9月,该项目组一次性到位资金38万多元,共资助100多个困难家庭、200多名贫困学生。

  为了偿还在双峰二中读书欠下的2.7元“债务”,陈德勋每年拿出20万元,为该校大约400余名贫困学生免除了后顾之忧。

  据了解,在双峰得到过陈德勋帮助的人不计其数,仅青树坪镇就有1400多名特困村民每月按时领到陈德勋提供的救助金。

  与女儿签订“爱心合同”

  扶贫、帮困、助学……似乎一切都在按照陈德勋设计的想法运转,然而,发生在2005年下半年的一件事却让他陷入了沉思。

  小松林(化名)是青树坪镇某中学的学生,父母双亡,家庭十分贫困,是陈德勋一直扶助的对象。按照陈德勋的想法,只要小松林考得上,哪怕他将来考研攻博,自己都愿意送。谁知,2005年下学期,小松林在领取了几千元的捐助款后,突然不辞而别,跑到广东打工去了。

  陈德勋十分痛心,他意识到,单纯地资助还不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这些贫困孩子自立、自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心,让他们懂得奉献爱心,回报社会,只有这样,爱心才能薪火相传,永续不断。

  陈德勋决定启动“捐赠-受助-回报”爱心接力计划,他要让爱心助学一棒一棒地传递下去。

  陈德勋首先在自己女儿的身上寻找“突破口”。今年4月,陈德勋的独生女陈兆熙从英国回来探亲。陈兆熙13岁就考上了广东省公派出国留学生,目前是英国剑桥大学法律专业在读研究生。这一天,陈德勋同女儿谈心,女儿隐隐感到父亲有事要说。果然,一叠打印好的材料递到了她面前。

  原来,这是一份《爱心互助合同书》,开头显眼处赫然印着:甲方:陈德勋。乙方:陈兆熙。丙方:爱心传递项目组。

  根据合同规定,陈德勋自愿提供她未来在国内外继续学习深造所需的一切合理开支,但她必须履行义务:从完成学业、有独立工作,或年满30周岁起,正常情况下将每月收入的5%至10%汇入丙方指定账户,除非乙方丧失行为能力,或丙方被注销,否则不得终止。

  一旦违约,陈兆熙将面临三种结局:1、甲、丙两方调查其收入实况并发律师函催促其履行;2、由双峰县政府向其所在单位发出公函,要求单位协助执行;3、被起诉至人民法院,如败诉,除按约履行义务,还将承担违约金5万元。

  对于父亲的类似举动,陈兆熙已经不陌生了。一年前父亲就与她签订了一份“家中财产全部捐献,用于家乡双峰县建设”的协议。

  陈兆熙一字不落地读完全部条款,略加思忖,在乙方签字栏里欣然落笔:懿德可风,源远流长;发扬光大,后继有人。然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贫困生接下爱心接力第一棒

  以和女儿签订的《爱心互助合同书》为蓝本,陈德勋制定出了《爱心传递教育互助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作为甲方的项目组为贫困学生提供自合同签订之日起到学业完成时止的全部学费及基本生活费。而乙方必须进行爱心传递。

  接下爱心传递“第一棒”的是一对叫谭娟、谭婷的姐妹和一个叫胡湘益的孤儿。谭娟、谭婷姐妹家在双峰县走马街镇,母亲长年生病,父亲在外打工,家庭十分贫困。谭娟今年考上了长沙的一所大学,但由于家里没钱,她不得不打消上大学的念头。而妹妹谭婷马上要念高三了,家里的窘况让她也没了读书的信心。

  今年6月,听说陈德勋要招一批人去深圳的分公司工作,谭娟也报了名。陈德勋得知谭娟的情况后,觉得她是参加爱心传递的好苗子。谭娟期期都为学费发愁,陈德勋的一席话说得她破涕为笑。

  爱心传递活动一夜之间改变了姐姐的命运,也为妹妹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口。在签订了《爱心传递合同书》后,谭婷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考一个重点大学,以真才实学,把自己得到的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首批签订《爱心传递合同书》的,还有蛇形山镇15岁的孤儿胡湘益。7月份,胡湘益与陈德勋正式签订了合同书。“到9月初开学,将有300多名贫困学生接下爱心传递第一棒!”陈德勋告诉记者,从今年9月份起,他原来资助的学生,只要是高中以上或升入高中的,都将签订爱心传递合同;对那些高中以下的学生,也将设立一个类似的道德约束,待他们升入高中,同样要补签合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