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环保不过关 出示黄红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09:21 南方日报

  环保不过关出示黄红牌

  广东将全面公布企业的环境信用状况,探索环保执法长效机制

  呼唤环保“拐点”·法制篇

  8月26日深夜,当一些不法分子正在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露天焚烧五金废物时,环保执法人员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据了解,前一天,省环保局通过广东电台“民生热线”接到群众举报称,在龙塘镇出现了露天焚烧五金废物的现象,空气中弥漫着黑烟和刺鼻的气味,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随后就出现了报道开头的场面。

  其实,这只是一次普通的环保执法行动。省环保局环境监督处处长周全说。从今年8月份开始,省环保局连通“民生热线”后,处理了多宗环保投诉案件,让环保执法与老百姓的生活走得更近。也是在8月,省环保局联合全省11个部门,分6路赴12个市开展全省环保专项行动,并对典型案件进行挂牌督办。“这样大规模的执法行动,在我省已整整开展了4年。”周全说。

  3年取缔污染企业1543家

  8月8日上午,心存侥幸的新塘76家漂染企业不得不全部停产,并拆除了所有机器设备。“漂染厂所处的位置正是广东生态分级管理体系中的红线地带,这是严格保护的区域,即使是历史形成、地方支柱的产业,也必须清理。”周全说。

  据了解,76家漂染企业停产后,每年可减少废水排放约20万吨、COD6000吨、悬浮物2800吨、二氧化硫730吨、烟尘85吨。

  “长期以来,为什么国家三令五申关闭污染‘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但就是解决不了,原因就在于不少地方对这些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执法力度不够。个中重要因由是,这些企业是地方财政的‘钱袋子’,甚至是乡镇政府的‘小金库’。”周全说。

  在今年的环保专项检查中,检查组提出,对擅自生产的企业坚决予以制止,必要时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周全说,近三年来,广东以强制执法淘汰生产技术落后、规模小的化肥制造企业24家。另外,对污染环境的燃煤、燃油电厂也毫不手软。不久前,南海桂城电厂和大沥电厂相继被关闭;而顺德德胜电厂技改项目完成后,顺德区内其他4家燃油电厂也将进行强制关闭。

  据悉,在环保执法专项行动中,广东还建立环保与监察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联合执法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挂牌督办,把整治任务下达给政府,限期解决。今年确定了10大重点督办案件,如四会南江工业园、增城新塘印染污染、大宝山矿区污染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据了解,从2003年至2005年,广东共检查排污企业逾11万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万多宗,依法取缔关闭“十五小”、新五小企业1543家。

  年底实时监控300重点污染源

  事实上,近两个多月来,广东各地市已对违法排污行为频频出击。东莞市环保部门刚刚结束了当地的治污专项行动。在短短两个月中,共检查排污企业144家,65家被查出有违规行为。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该市环保部门对福安纺织公司开出了1155万元的追缴单,以追缴该企业近年来少缴的排污费。这张罚单的依据,是东莞市环保局突击检查福安纺织时发现,该公司每天偷排高浓度印染废水2万多吨,每年偷排近1000万吨。

  而华南地区首例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判刑的案例——海北化工购销部“偷排化工废酸液案”也于不久前在广州审判完毕,被告获刑3年并被处罚金10万元。

  省环保局局长李清透露,针对广东企业非法排污问题较突出、部分企业对违法仍存侥幸心理的种种现状,环保部门决定在今年年底前建立一个“24小时在线监控系统”,对省内的300个重点污染源实施实时监控。其中,排污量在50%—60%以上的企业将作为重点监视对象。届时,重点污染源的废水及废气排放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主要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等,均可通过环保部门的监控网络实时显示。企业一旦偷排、漏排,监控系统会实时报警,环保执法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到场调查取证。

  李清说,法律只有被严格执行,才能为人们所敬畏和遵守。如果缺乏执行力的保障,违法者受不到惩处,却能从污染环境中获取经济利益;而守法者因治理环境反而增加了成本,在经济上吃了亏,就会导致“守法吃亏、违法占便宜”的现象。

  建立企业环保信用档案

  “依靠一年一次的‘环保风暴’和‘行政处罚’是无济于事的,关键要建立环保执法的长效机制。”李清说。

  为了探索这种长效机制,2003年,省纪委、省监察厅出台了《关于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党纪政纪处分的暂行规定》,不仅追究违法企业责任,对造成污染的相关部门和领导也要追究责任。

  为增加企业违法排污的风险成本,广东还建立起了企业环保信用档案,转变过去污染源管理过于依靠行政执法的现象。据介绍,这一针对企业的环境信用评价体系从前年起就开始在广东实施,评价指标包括污染控制、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公众监督情况等13项,每一项都具有一票否决权。

  据悉,今年11月,广东还将结合公众监督和在线监控等结果,全面公布企业的环境信用状况。到时将分别以绿牌、黄牌和红牌标示环保诚信、环保警示和环保严管。根据评价结果,获得环保信用黄牌和红牌的企业将被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限期整改不合格的将由地方政府责令停业或关闭,并报请中国证监会不准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再融资。因环境污染问题被群众投诉且整改不到位的,不得评为绿牌企业。而对连续3年获得环保信用绿牌的企业,上市或再融资环保核查初审时,可免专家现场审核,并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可优先申请环保专项资金补助。

  记者手记

  “绿色广东”任重道远

  近日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的出版发行,不少人士为我省环境状况的改善欢欣鼓舞。然而在采访过程中,不少专家告诉记者,由于过去我省环保欠账太多,加上中国总体环境状况并不乐观,“绿色广东”任重而道远。

  诚然,长期以来,珠三角“有水皆污”、“逢雨必酸”,污染之重,触目惊心,今天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清澈的河水,我们有理由欢呼雀跃。但未来15年,我省仍将处于工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面临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等严峻挑战。而广东省以5年为期,给自己定下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降幅,比全国水平要高出5%,这个担子是沉甸甸的。

  再者,历史因素形成的“三来一补”产业,劳动密集、污染严重的行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尽管一段时间以来,广东在环保工作上频频发力,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善”。

  在一个长期粗放发展的经济环境中,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思维定势和施政观念并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

  采访中,许多专家忧心忡忡地说,在目前以GDP考核政绩的体制下,地方政府官员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冲动永远存在。而环境保护的执法者,要么是地方政府下属的有关部门,要么是人、财、物受到地方政府控制或影响的司法机关。这种执法设计本身,就为执法不力埋下了隐患。

  现实情况正是如此,一些欠发达地区对环保法律不以为然,以权代法、干预、阻碍环保主管部门执法,对违法企业的行为听之任之,甚至为了所谓的“发展”帮助企业逃避法律制裁等等。

  一些基层地方政府甚至出台了名目繁多的“土政策”,降低环保门槛招商引资,有的甚至为企业挂免检保护牌挡住环境监察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在地方主义的“保护伞”下,对一些利税大户的违法排污,环境监察人员往往束手无策。

  对待这些问题,“重拳”、“严打”固然必不可少,然而,要真正树立起对于环保法律制度的敬畏和信仰,使环保法律制度跟其他法律制度一样,成为人们普遍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环保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发展观、政绩观问题,一旦有些地方领导发展观、政绩观出了问题,环境保护便会成为一件“多方高度重视而行动上又难以落实”的事情,污染反弹就不可避免。

  也许,当“生产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生活的质量,而环境恶化最终带来贫困”的观点深入人心,并成为整个社会普遍的认识时,“绿色广东”就为期不远了。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刘茜

  图:

  近日,环保执法人员深夜突击检查企业排污口。郎树臣钟奇振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