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少林功夫加唱歌跳舞,有没有搞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12:48 信息时报

  在《少林足球》里,星爷与同样穷困潦倒的大师兄谋划发财大计:“少林功夫加唱歌跳舞,你说有没有搞头?”而“少林3.5亿建禅宗休闲区,请奥斯卡奖得主谭盾和著名舞蹈家排音乐大典”(《东方今报》8月31日)的新闻证明,星爷的眼光是如何的独到以及预测精准了。少林足球都搞出名堂了,我想少林音乐也一定有搞头的。而如同释CEO之前的“操盘”实例,“少林音乐大典”照样收获了一片骂声。阿弥陀佛,众生造口业,因何缘由?

  有网友质疑:3.5亿可以让多少山区的儿童上学?可以让多少贫苦重病的人脱离生命危险?和尚应慈悲为怀,不要搞这些花花架子了总之,还请财大气粗的少林寺拿这笔巨款普渡众生为上。

  一有机构花钱(有不着调嫌疑)就拿支援希望工程说事,对于这一习惯性的评论手法,笔者想说句公道话:如果每次别人一大手笔花钱就拿慈善事业来说事,别人就都不要搞商业活动了,那是行不通的。我想大家都混淆了一个概念,主办方当少林寺是旅游景点,而网友则还把其当作佛门净地,基本上出来的效果就是鸡同鸭讲。

  谭盾认为,这场演出有义务展示给读者更深邃的中原文化、佛教文化。咦!这话怎么让人听得这么别扭呢?难不成这个主办方的“义务”是免费午餐,不是由游客的门票来买单的?在“花那么多钱打造极品音乐,也是为了发扬几千年来的佛教文化”如此冠冕堂皇的名头下面,所瞄准的不过就是游客的钱包而已,绝非让游客能通过这种场景参破禅机。正如当地官员所概括的:3.5亿,要取得(让游客)“愉快、开心、热闹、好玩、震撼”这样一个效果。作为商业活动,投入肯定是有大有小,组织者有能力承担这个钱不打水漂就好。如果能收回成本,且能搞成吸引海外游客宏扬少林文化的年度盛典的话,那也是功德无量。如此说来这原本能做不少善举的3.5个亿,花在歌舞升平上,却也不算不值。

  笔者曾在“少林寺的问号被拉直了怎么办”一文中,指出即使少林寺有这么多多元化的资源可供开发,家底总会捣腾完的。历史笼罩在少林寺身上的神秘光环、各种文学影视作品民间传说给少林寺累加的种种问号,现在已经有被驱除、被拉直为一个感叹号的可能。看来当时的忧心忡忡实属多此一举。祖宗是生产力,看来“创新”也是一种生产力。穷尽了各种“和现代社会保持亲近”(释CEO语)的手段后,逐渐从神坛上走下来的少林文化,正借助旅游GDP的概念以及政府的强势介入来保持自己的曝光度。

  以佛教礼乐教化众生,宣传少林提高知名度本身没错,问题是,这3.5亿究竟是少林寺自身的“积蓄”、纯粹的商业运作风险投资,还是政府主导纳税人买单?有没有经过风险评估,成本收益核算?孔圣人高足子贡有言: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不难想象,花3.5亿制作的音乐大典将会是如何的奢侈,而效果真的有主办方预想的那么好吗?关键的是当地父母官是借此求实(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还是求名(打造形象工程),该如何引导把如此巨款用在刀刃上。官场尚有纪委来监督,而佛门则只能靠广大善男信女是否要来烧香了。

  悲怆自救,难以幸免?

  “为供儿子上学兰州一技校教师街头卖艺乞讨”(《西部商报》8月31日)。在生存的压力与个人的尊严之间,父爱支撑着陈平福放弃后者带着心爱的小提琴孑立闹市,然而这样的父爱却由于形式独特招来诸多非议。有市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在马路上卖艺乞讨,怎么能有好的精神状态传道授业” 陈平福所在单位的领导亦表示,“去上街卖艺乞讨,感人之余也有些不妥之处,最好还是不要继续乞讨”。似乎陈平福的举动,在很多人眼里是有损于“师道尊严”和教师形象的。

  只是,当“乡村女教师卖身供弟弟上学”(《南方周末》2月23日)这一幅更为冷酷更具有争议性的场景已经收获绝大多数民众的同情,非要把“卖艺乞讨”与“师道尊严”二者进行无缝对接、将个人的自救等同于一种被过度神圣化的职业的耻辱、就是否该对其迫于生计的行为进行苛刻的道德诘问煞有介事地作辩论——是毫无意义的。关键是要追问一个让许多人如芒在背的问题如果有更好的自救手段,谁会愿意拿自己的尊严去换取别人的怜悯

  就像头一段引起极大轰动的白领生活困境的专题报道所展示的,作为一名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教师,尚且抵挡不住来自医疗和教育两座大山的“上下其手”——直接导致陈平福走上街头的是其不幸的患病负债经历,以及难以承受的大学收费,其他弱势群体以及普通民众在面对类似突如其来的困难时的困境就更加可想而知。至于教师该不该乞讨,原本就不应该是舆论关注的重点。而从新闻的叙事结构来看,却有意无意地把舆论争论的焦点往其他地方引。这究竟是纯粹审丑疲劳使然,还是担忧某些人迫不及待要诘问的所谓的“悲怆自救行为艺术”于和谐大局有碍

  社会救济作为保障弱者生存下去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不能及时给人以关怀,人人都将不得不放下最后的尊严悲怆自救,无人可以幸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