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上海也浮出了腐败大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2日06:00 光明网
泊秋

  新华网今日刊登《中央派百人调查组驻上海调查社保局最大腐败案》,标题黑体大字,非常醒目。

  廉政风暴过后,共和国的雨后放晴总是来得奇快。改革需要贡献,当官需要政绩,谁说政商不可以默默互动,心心相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即使夏日炎炎,也似一派春光。倡廉无人应,反腐听故事。只是这故事实在有点老生常谈,乏人喝彩。

  体改多年了,我们到底有没有自己的强有力的专业监管队伍?话题原本沉重,无奈问得多了久了,也跟这腐败故事一样,成了老生常谈。偏偏那些官场能人,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不断从腐败案中体味领悟,进而模仿,力求超过。这样的前腐后继,恐怕既挑逗了政界领袖,也娱乐了平民百姓,顺带还哄抬了一下中国的GDP指数,好生热闹。

  说存在即合理未免简单,但若是把本土的民族腐败品牌找出来,搞个网上评选和展演,其轰动效应,恐怕也不会输给湘卫“超女”。当然借鉴不是抄袭,在资本显示神威的年代,金钱是绝不会在“造腐”问题上出现失策、失误或失控的。

  腐败案越来越大,一发不可收拾,看似一夜之间,实质只与国家的相关政策及制度有关。连年的经济增长,在技术创新、地区腾飞的同时,还伴随着淡化弱化各种管制的趋势。WTO的艰难加入,垄断行业的渐次破冰,直接促进的应是工商企业综合经营实力的提升。实力,在中国无疑就是势力,规模可助集约,于是兼并、收购迅速崛起,快速成长,“将蛋糕做大”的口号被堂而皇之地贴在了报纸头版,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走红大江南北。但是,信息不对称的机会也加大了,政府的引导以及如何引导成了天平的砝码。公开公平公正是报章语言,透明则为一层晕光,市场,无疑还要看政府脸色。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的这种大跃进式的投资环境里,最终不可避免地就是让政府高官受利益因素影响的机率大大增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希奇的是不同的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群体,均如此厚爱政府高官。当制度无从寻找,监管形同虚设,查处和惩罚的过程漫漫长征时,谁不会为如此的“造腐成本”于内心深处唱上一曲赞歌?

  我们固然不能把普通百姓对未来预期的胃口吊得太高,但也不能让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收益差距不断加大,尤其是政府高官群体,为人民服务,本是他们坐享其位的基石。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法律体系没有建立健全之前,确实是充满变数和风险的。政府也好,市场的大众参与者也好,都希望有一种制度能规避风险,但是所有制度的避险功能也许只是相对的。

  我们承认,人为的制度是有局限性和有漏洞的,但我们相信,已成条文的制度不能任人而为。不少商人正在利用制度的漏洞赚钱,也有政府官员在做着大胆的冒险尝试,更有大批政府高官官期届满或卸任前夜去到大型企业担任老总,官场多福、高官多利,但谁又能说,上述现象不是城市进步、社会发展的表现呢?

  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仍会随时出现。腐败是顽痼,必须持之以恒,监管不懈,重典惩治。

  中央已经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干部职务任期制度上开始了相应改革,这是源头的战略工作。对于未来,我们有理由抱以期待。从典型案例生成典型意义的角度考量,我们倒是可以悄然欢呼——上海,终于浮出了一个腐败大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