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在调配专业“热”与“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2日06:16 光明网-光明日报

  

谁在调配专业“热”与“冷”

  8月27日,复旦大学迎来了首批2006级新生。(图片来源:东方网)

  9月1日,记者在北京林业大学见到了前来报到的山东新生小张。在今年的志愿填报中,按照往年录取分数,他填报了农学专业。他满以为可以如愿以偿,最终却因报考人数多

、分数不够而被调配到第二志愿。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地质大学等高校均出现了基础学科“受宠”的状况。与此相比,以往被认为热门的计算机、经济学等学科,热度却有所减弱。

  为什么“热门”专业遇“冷”,而农林等“冷门”专业回“温”?专家介绍,今年基础学科良好的就业状况对考生填报志愿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学生和家长们普遍反映,专业频繁出现“冷热不均”和“冷热交替”,让他们很难把握,只好根据自己对就业市场的印象和考生的兴趣进行选择。

  “冷热不均”确实存在

  按照社会通行的观念,所谓“热门”专业,是近年来就业相对较好的专业,如计算机、电子、金融、工商管理、经济学等专业。

  “冷门”专业,则是指在社会上的需求相对较小、出路相对较窄的专业,如基础文科的哲学、历史,基础理科的数理化,以及专业性比较强的地质、海洋、气象、农林业等专业。

  不过,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岳昌君副教授看来,公众对“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的概念划分并不科学,“这不是严谨的划分。在教育学上通常把学科划分为12大门类,按照教育学的划分标准来考察,每个门类都有所谓的‘热门’和‘冷门’专业,根本看不出门类之间冷热。比如说,法学和社会学都属于法学类,但就业形势就很不一样。”

  但是,“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事实上的确存在。清华就业指导中心祁金利主任介绍说:“一般说来,工科比理科就业压力要小,理科比文科压力要小。”北京市人事局每年都会发布《引进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紧缺专业目录》,毕业生们普遍反映,这个目录可以看成是专业“冷热变化”的风向标。

  对此,专家们并不讳言。“人事部门为引进人才而做的专业划分,本质上属于职业划分。”岳昌君说。显然,冷热专业的出现,是劳动力市场作用下的结果。专业的冷热是职业冷热的延伸。

  “热门遇冷”与“冷门变热”

  上世纪80年代,人们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上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国”字号的专业迅速蹿红,一些专门院校的录取分数甚至高出了清华北大;如今,经济管理、财经、财会满天飞,而前几年一度风行的法学等专业,现在的就业情况明显不如从前。而且,这种“冷热交替”的周期正在逐渐缩短。

  一方面遭遇“热门遇冷”,另一方面却是“冷门变热”。“近年来,北大就业状况明显趋好的是文史哲等专业。”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方伟主任介绍说。曾一度受冷遇的基础学科,现在的就业形势有所好转,更使这些学科的学生出路变得宽阔。

  “热门遇冷”的原因首先是供求关系的变化。“高校之间生源的竞争,使众高校纷纷开设雷同专业,造成专业设置重复,直接导致了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岳昌君分析说。

  文史哲等专业的出路变宽,是“冷门”变“热”的一个突出表现。方伟主任解释说:“文史哲等专业是对文化底蕴要求深厚的学科。不是请来几位有能力的老师,或引进一些尖端实验设备,就能提升教学水平的学科,北大在这方面有比较好的基础。同时,北大的这几个科目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盲目扩招,这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素质;同时,社会需求这几年也逐渐转向冷静,对文史哲等基础学科人才的能力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数学专业的“变热”,则是就业市场环境变化的结果。清华大学数学专业的一位硕士毕业生告诉记者,原来数学专业基本集中于出国或在本校读研,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并不是太多,但2000年之后,伴随着国内经济、金融行业的崛起,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这方面大有用武之地,数学专业的出路变宽了。

  从根本上看,这种变化是劳动力市场变动的直接反映。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张车伟副所长认为,“一定程度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决定了专业的调配,专业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变化的。经济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往往是很快的,因此,专业的变化有时候也会表现得很快。而基础理科和人文专业的出路好转,正是因为过去这些专业大部分属于冷门,使得接受相关教育的人才减少,导致专业供求关系的倒挂,使得劳动力市场对这些专业的需求在一直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扩大了。”

  “知冷知热”,市场做主

  张车伟认为:“从根源上看,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的出现,并不是教育制度造成的,而是劳动力供给出了问题。”

  专家指出,专业教育与现实要求的不合拍,是冷热专业出现的主要原因。“专业教育在对市场变化的应对上,是滞后的,这是由人才培养周期决定的。专业教育不可能像普通的供求关系那样,对市场做出快速敏感的反应。劳动力市场一年内就可以产生对某一专业的特定需求,但是专业在获取有效的市场信息后,要培养出相应的人才可能需要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么长时间后,市场的需求量很可能改变,即使需求量不变,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和环境,也都可能改变。这个问题,不仅我国,世界各国的教育界都存在。”张车伟说。

  这种不合拍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教育水平跟不上实际需要。“热门”的电子商务专业遇“冷”就是这个原因。据了解,目前各个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尚存有缺陷,实践教学内容缺乏,所授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在这种教育水平滞后的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

  反之,教育水平超越了实际需要一样不行。一位微电子专业的本科生向记者介绍说,以前微电子专业在国内属于知识超前的学科,在国内没有什么施展空间,但是2000年之后,随着国内IT行业发展迅速,微电子的知识变得同实际合拍了,实际应用的机会成倍增加,微电子专业才变得“热门”起来。

  “热门可能永远赶不上”

  专业的“冷热交替”,无形中增加了学生们选择专业的难度。对此,有关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市场规律对专业的设置进行调节。2005年,教育部针对各高校盲目设置专业导致人才供求失衡的情况,制定措施以控制专业的盲目扩张。教育部规定:如果一个专业的就业率达不到50%,就限制该专业招生数量;如果达不到30%,将取消该专业的设置。

  除改善供求关系外,岳昌君认为,教育同实际的脱节情况也有改进的空间。“在美国的大学教育体系中,学生进入学校后,前两年不分专业,在接受了基础教育后才分专业,这样等于把劳动力的培养周期缩短到2年左右,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灵活的应对市场的需求。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滞后期就稍微长了一些。”

  还有专家认为,我国的政策对研究生教育实施的是无差别的补助政策,即所有的专业统一标准提供补助。而发达国家大多施行应用型教育政策,即对出路好的专业不提供奖励或补助,而对出路相对狭窄的基础学科提供有力的经济补助,以弥补市场对专业的短期效应,保证整个知识体系的良性发展。发达国家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专家们一致认为,在目前主要由市场调控专业变化趋向的情况下,个体对专业的选择应该更加理性。张车伟建议说:“我个人的意见是,个体在面对市场时,是无法做出精准、长远的判断的。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还是应该依靠本人的兴趣与特长来考虑,不能过分看重眼前的市场需求,在多变的市场条件下,赶热门可能永远都赶不上。”

  链接

  ■1999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规定:“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同时为保障各个学科、专业的协调发展,《高等教育法》在第五章中还规定:“国家设立奖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国家规定的专业的学生以及到国家规定的地区工作的学生给予奖励。”

  ■1999年起施行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规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

  ■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我国普通高校本科所设专业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委1997年联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相一致。共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十一个学科门类(无军事学),下设二级类71个,专业249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