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人出境游陋习多太丢脸 中央文明办号召纠正行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2日09:13 南方日报

  本报讯昨日,中央文明办等中央有关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刻认识实施这项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事关国家形象、事关民族整体素质的大事,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省委宣传部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据介绍,此次行动旨在集中纠正我国公民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着力提升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行动从2006年8月启动,预计到2008年年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会议指出,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在2008年年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必须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在行动内容上,要突出抓好四个重点:一是突出抓好公民旅游文明规范的制订、宣传和实施,在发动群众讨论、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制订、颁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二是突出抓好旅行社对旅行团的全程教育;三是突出抓好出境旅游、公务出国以及驻外人员的文明教育和跟踪管理;四是突出抓好机场、车站、港口、码头、商场、景区、酒店等公共场所的文明服务和文明管理,充分利用飞机、列车、公交、轮船等交通工具和护照申领窗口对游客进行文明教育和引导。

  海外舆论声讨不文明出境游

  “十一”黄金周很快就要来了,又将掀起一场出国游的热潮。

  但近年来,中国人出国旅游时的一些“不拘小节”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一些外国媒体曾以《中国游客留下不文明形象》为题,报道中国游客出国旅游时的一些不雅行为。

  这些不文明旅游行为,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

  案例1

  旅游团变成“饼干团”“水果团”

  去年夏天,某旅行社陈导游带团去了日韩两国。在一些旅游景点,团员们拎着大包小包的食物,边吃边参观,旅游团变成了“饼干团”、“水果团”。参观时,一边嚼食物一边还对着珍贵文物大声说话。更有甚者,把吃剩的东西直接扔在了地上。当时天气热,有些游客游着游着就成了“膀爷”一族,与在场的西方游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多次遭到旁人的白眼。

  吃自助餐时,有的游客一进门就把水果和饮料偷偷往包里塞。有的游客一次端上满满五六盘,一半都没吃完就吩咐服务生收走,自己又起身去取。服务生善意提醒,一位男士还大声和人家吵起来。陈导游坦言,那次真的非常难堪。

  点评:在境外旅游的中国人,都是中国人民的“形象大使”,是外国人认识中国的“窗口”。出行前,导游往往会再三强调要注意的细节,游客其实照着做就可以了。出境旅游不仅要有经济资本,更要有文明礼仪素养,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案例2

  中国人插队没商量?

  几年前,刘女士参加了一个赴美旅行团。旅行团在机场办理乘机手续时,几名迟到的中国游客看见队伍前面有熟人,就旁若无人地插队到了熟人的前面,根本不顾队伍中其他游客的不满。

  刘女士说,当时旁边的一个法国人还问,“你是不是和插队者一起的?”刘女士不敢承认,默默地站到了队伍的最后。

  一位旅行社导游说,在国外机场办理登机牌时,不少中国游客喜欢一拥而上,把办理登机牌的柜台团团围住。而事实上,乘客应站在黄线以外的地方,而排前排后根本不会对登机产生任何影响。

  点评:经过多年的“熏陶”,“中国人不排队”早已成为外国人的思维定势。国外一些旅游景点,甚至出现了专门为国人准备的“请依次排队”、“请遵守秩序”中文告示牌。其实,旅游是充分享受时间的游戏,慢一刻,退一步,换来一个好心情,获得一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案例3

  声音最大的就是中国旅客?

  今年春节,一个中国旅游团在欧洲大陆乘坐火车游览。从上火车开始,中国游客就一直大声说笑,有的中国游客甚至开始脱鞋。引得一旁悄悄看书的几名外国游客,不时回头看看他们。后来,车厢内一名客人没有掩口而咳嗽不止,几十名外国客人竟纷纷离开了这节火车车厢。

  有些外国导游说,中国客人的重要标志往往就是“声音最大”。喜欢在地铁、餐厅等公众场合大呼大喊。一些中国游客还喜欢在景点呼朋引伴地拍照,甚至不惜闯入景点的“禁区”。

  点评:中国人的大嗓门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大声说话在中国人心里是有底气、有气势的象征。但俗话说“入乡随俗”,出境游时,一些起码的礼仪和礼节,以及当地的习惯还是要遵守和尊重的。往往就是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上,最容易出现不文明的行为,也最容易体现一个民族的素质。

  本栏撰稿胡键徐滔

  图:

  提升国人旅游素质是一项长期任务(图片内容与本文无关)。资料图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