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孕育”冬虫夏草帮藏民致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2日09:13 南方日报

  中山大学在唐古拉山建立3万亩大棚培育基地

  “孕育”冬虫夏草帮藏民致富

  本报讯(记者/梅志清通讯员/何晓钟)昨日,笔者从中山大学获悉,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A站)已在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脉的色季拉山正式

落成,这意味着中大已故昆虫学家蒲蛰龙院士的冬虫夏草研究后继有人,他培育的团队有望在“青藏高原冬虫夏草孕育工程”重大项目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可持续发展西藏特色资源

  林芝地委常务副书记、广东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李庆雄称中大此举开创了广东省援藏新局面,为西藏特色资源可持续发展和藏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大校长黄达人教授为中大率先在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上建立科学工作站而自豪。他说这个行动不仅将高技术带入青藏高原,造福藏族同胞,同时也为西藏地区培养了高层次、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他坚信,中大人可以在“青藏高原冬虫夏草孕育工程”重大项目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中大培育冬虫夏草有优势

  “孕育冬虫夏草”是几代中大人的梦想。上世纪80年代,著名昆虫学家蒲蛰龙院士支持和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冬虫夏草研究,在虫、菌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探索性的工作。

  这几年,中大的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昕、副主任王江海、张古忍、古德祥等教授,克服高原恶劣环境带来的困难,奔赴青海、四川、云南及西藏的冬虫夏草、松茸、羊肚菌适生地考察,仅在今年上半年就已四次赴藏登上海拔5000米的米拉山和色季拉山设点采样,开创性地提出在高寒生境开展虫、菌、草人工培育,及进行冬虫夏草孕育工程的创新思路,并在冬虫夏草孕育工程中取得多项重大突破,为引领青藏高原生态重建和特色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首期推广大棚3万亩

  据悉,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A站)首期工程推广面积达30000亩。基地建设牧虫工程培育温棚及冬虫夏草孕育工程基地,同时,计划在西藏那曲地区海拔4500米—5200米的高寒草甸建立科学工作站B站,为大规模围栏式冬虫夏草孕育工程技术推广奠定基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