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附图】梦牵家园 张兴国的水墨创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2日10:11 兰州晨报

  

【附图】梦牵家园张兴国的水墨创作

  杏花三月天

  甘肃当代水墨观察之二

  梦牵家园张兴国的水墨创作

  张兴国1961年生于甘肃通渭。那里虽然贫瘠,但民风质朴淳厚,且人人喜爱字画,艺人辈出,张兴国自幼受其熏染。1983年张掖师专美术系毕业后张兴国先后在通渭文化馆、定西日报社、陇中画院工作过。1985年至2004年之间又周转于中央民族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和中国画研究院高研班杜滋龄工作室,先后进修研习油画和中国画。现调入兰州画院并担任画院副院长等职的张兴国,虽有了都市身份,但他仍居通渭,因为他的艺术创作灵感是来自于那片他长期生活于斯的故土。在那里,他感觉真实、坦然和亲切;在城市,他只是一个时来时往的客人。

  □广学博求

  元代汤篨《画鉴》中说“今人看画,不经师授,不阅记录,但合其意义者为佳,不合其意义者为不佳,问其如何是佳,则茫然失对。”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的艺术经历和师承,这一点是决定艺术家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问及张兴国在艺术上“受何人影响”时,他列举了天津美术学院的李嵬、现居澳门的石虎、中国画研究院的杜滋龄和梁占岩及甘肃画院的李宝峰等师辈。李嵬早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文革中被下放到通渭,平反后回到了天津美院。他是油画出身,后来拜韩不言为师学过国画。张兴国的艺术才能最初受自李嵬,天津美术学院进修时李嵬又是他的老师。张兴国在那时创作的两幅作品《新生命带给我们希望》和《死亡》中表达了他最初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之后的张兴国深受石虎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已是全国出名的画家石虎,从1982年到2000年之间多次来过甘肃。石虎到通渭时,张兴国陪着他感受陇东风情,聆听他对艺术的见解。石虎作品中创造性的语言符号和诡秘的主题意义深深打动着张兴国。石虎自己说“我的标新立异之初衷,归咎于我的思想根萦的‘老土’,在中国‘老土’上培育一种生命艺术,可以拿给世界。”石虎的艺术作品使张兴国的艺术情感产生了某种共鸣。

  在中国画研究院研修时,杜滋龄的艺术观给了张兴国很大启发。杜滋龄是一位从年轻时起就一直深入农村生活而从事现实题材创作的画家,他在艺术创作上强调艺术家对民族艺术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感受。杜先生曾建议张兴国到太行山去,张兴国便随即到保定一带的太行山区体验过一回。2006年初杜滋龄也到通渭与张兴国一起感受当地乡土生活。老一代艺术家的言传身教,使张兴国对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艺术创作只有生活是不够的,因此,张兴国在中外艺术“文本”中不断地广泛吸纳,他总是反复解读毕加索、德加等西方艺术大师的创作。[1][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