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应力教授与网瘾少年、家长面对面交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3日01:19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杨佳薇 李春炜

  ■核心提示

  昨日上午的省会青少年宫希望会堂、下午的省会谈中园社区活动室都是座无虚席。应力教授向省会广大家长和青少年传授了预防和戒除网瘾的知识,同时呼吁,家长应反思教

育孩子的方式。

  聆听

  “网瘾”

  即“网络成瘾症”,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网瘾评判标准的前提为:上网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在这一前提下,只要网民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1)总是想着去上网;(2)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即判定他属于“网瘾”。

  ■对话

  一家三代与专家“面对面”

  昨天下午,在省会谈中园社区活动室里,应力教授与30多个有网瘾少年的家庭面对面交流,针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问题,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面对面活动现场,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大爷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他告诉记者,他这次是和女儿、女婿、外孙一起到现场的,一家三代来到现场就是希望辍学两年的外孙能健康茁壮成长。而这名网名为“浪客剑心”的15岁男孩也成为现场唯一一位与应力教授对话的网瘾少年。

  □家长旁白

  希望孩子重新“辉煌”

  “我从来都相信我的外孙是聪明的,我原来喜欢他,现在还是深深地喜欢他。”73岁的彭大爷流着泪告诉记者,在迷上网络之前,外孙在奥林匹克竞赛中得过银牌。可小学毕业后的暑假,孩子疯狂迷上了上网,让家人更加意想不到的是,上了两周课后,孩子表示,不想再去学校了。

  彭大爷说,现在外孙在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每天要上十多个小时,“电脑坏了,就吵着闹着要修,不让他上他还曾经闹过自杀。”

  据说,“浪客剑心”此次之所以来到活动现场,是因为觉得姥爷可怜了。“从这一点,我还是觉得欣慰,而且,在这次的讲座里,我有了一个新的启发———希望能把他引导到网创人才上去。”活动现场,“浪客剑心”的父母也一再动情地表示,没有别的要求,还是希望孩子离开对网络的依恋,重新回学校上课。

  □少年声音

  “父母给的压力太大了”

  应力教授(以下简称应):之前你接受过专家辅导吗?

  孩子:想当年我还被关进过精神病呢,还是重症病房,有铁链锁着。

  应:感觉怎么样?你最高的上网记录是多久?感觉又怎样?

  孩子:不怎么样。我曾经在外面上网两天一晚,回家后没什么特别感觉,就是困,睡觉之后再接着上网。

  应:你看到父母长辈都那么焦急,你是怎么想的?

  孩子:其实我知道我姥爷是太喜欢我了,才这么焦虑。但是他们把希望都放在我身上,压力实在太大了,你不知道连我的名字里都含有希望的意思。

  应:看,这就是孩子的想法,我想家长对待孩子的心态要平和一些,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孩子会自己思考,会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其实我上午觉得您的讲座挺没劲的,但您刚才说让我很感谢,我想回去后我父母或许更理解我,给我换更好的电脑。

  “以后做个平常人就行”

  记者:你觉得上网快乐吗?

  孩子:(沉吟了一下)上网挺高兴、挺快乐,也有成就感。

  记者:你觉得网络和现实哪个重要?

  孩子:同样重要,最爱上网。我认识的朋友都是网络上的。而以前的同学,我在家的时候,他们都要上学。

  记者:想过以后怎么生活吗?

  孩子:想过,我以后做个平常人就行了,不一定要多辉煌,我打算在成年的一两年之前,学习做网站,适应社会,能够得到温饱就行了。

  记者:你觉得听讲座有帮助吗?

  孩子:我觉得对我父母的帮助可能更大。对我……我以前也曾经听过别的教授的讲座,我也知道他们说的有道理,我愿意改变,但不容易改变,我已经习惯现在的生活方式,不想再上学了,再说我两年多没上学。

  记者:你后悔不上学吗?

  孩子:不后悔,我做事不后悔。

  记者:现在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呢?

  孩子:最重要的是快乐,但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上学”,可我觉得活得开心最重要。

  记者:你觉得什么是父母子女的责任?

  孩子:(想了一下)父母对子女要关爱、抚养。儿女对父母小时候要少惹他们生气,长大了要给他们经济支援。

  记者:你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

  孩子:做的不是很好,但这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只能劝他们想开点儿,少操点心,不要那么悲观。这种担心也没必要,那样只能让心理压力更大。

  ■聚焦

  □大人积极孩子冷淡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应力教授声情并茂的讲座感动和启发了不少家长,但孩子们对这样的形式还是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前来参加活动的网瘾家庭90%以上都没能劝服孩子来听讲,而前来听讲的少数网瘾少年也表示对这类讲座“不感冒”。“我在家劝了孩子两天,孩子也不肯来,他说道理他都明白,不需要再听了,听也没用。”崔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孩子没来,但她在这个讲座中还是受益匪浅,起码知道了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家长反省教育方式

  "现在想想,我儿子第一次戒除网瘾和这次网瘾复发确实都和我的态度有一定关系。"在与专家面对面的活动中,一位单亲妈妈无限感慨地说,当初在自己转变态度的情况下,网瘾严重的儿子成功戒除了,没想到如今还是因为自己态度的强硬让儿子网瘾复发。"这是对家长的信心,可以说,网瘾家庭的家长一定要和这些网瘾少年一起长大、一起接受治疗。"应力教授说,百年树人,这个改变的过程不能是短期,必须是长期的。

  ■专访

  家长哭诉会让孩子更自卑

  昨日,应力教授以其饱含真情的演讲打动了在座的家长和学生。会后,应力教授就读者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什么样的上网状态能称为网瘾?是怎么形成的?

  应力教授(以下简称应):要看他是否把上网当作抗拒一切、摆脱一切的手段。且对社会公众事物缺失,上学的不上学了,上班的不上班了。而在我们所做的调查中,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分析起来,无一例外家庭问题都相当严重。

  记者:孩子有了网瘾,家长应该怎么办?

  应:首先,家长要想到孩子没有错,游戏太迷人。我曾为了走进有网瘾的孩子,和亚洲竞技高手进行了九个月的游戏学习,深刻了解到游戏为什么会让人迷恋。其实,任何家长玩儿了都会迷恋,但家长是有责任感、自制力的,而孩子太小,缺乏自制力和责任感,所以容易沉迷其中。营造家庭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该学会倾听。

  记者: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有什么忌讳吗?

  应:首先切忌急功近利,不要想着要让孩子立刻上学等等。因为孩子在网络里呆了很久,很多东西已经丧失掉了,已经非常自卑了。此外,切忌把孩子描述成一个问题,其实网络迷恋最后,没有一个孩子会觉得快乐。切忌唠叨。

  记者:家长应该怎么做?

  应:首先要改变教育方式。上网成瘾的孩子,不被社会承认,不被家庭承认,他们的自尊心是非常低的,如果在这个时候还要指责,那孩子肯定没救。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家长是第一患者,因此首先改变自己,当我们改变的时候,孩子肯定改变。当家长感到无助时,一定要请求帮助,不要作无助的助人者。在我们的案例中,不少家长说起孩子上网成瘾,都是哭诉,而这带来给孩子的可能会是更多的自卑感。

  □记者:应该怎样预防孩子上网成瘾?

  应:在最初电脑进家庭时,进行适当的约束非常重要,可以和孩子订一定的规则,这时的约束孩子是可以接受的。

  □人物: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家庭心理教育专家、全国“健康上网大行动”组委会顾问团专家顾问应力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