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十三陵镇护岸工程被指“豆腐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3日03:10 今日早报

  竣工不足一年却屡屡坍塌

  十三陵镇护岸工程被指“豆腐渣”

  一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子工程,竣工后不足一年为何屡屡出现坍塌?工程款从镇水务站流转到工程承包人手中时,为何由每立方米155.82元变成了每立方米70~80元?

  8月末,记者先后三次赶赴北京昌平区十三陵镇辛庄村,对这项被当地村民指为“豆腐渣”的河道护岸工程展开调查。

  村民举报:河里的泥沙代替砂浆

  北京市昌平区辛庄村河道护岸工程于去年5月开工,当年9月验收完工。但是,今年7月份,工程竣工不到10个月,一段20余米的护岸墙坍塌。截至目前,辛庄村范围内已有4处数十米的护岸出现坍塌。

  按照十三陵镇水务站的要求,护岸工程施工应依据《昌平区2005年险村险户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采用浆砌石方法施工,要求每一层石头必须铺上砂浆。但在记者采访中,多名承包人及参与施工的村民均称,他们在施工中使用的是河泥和碎石,而没有按照规定施工。

  记者调查:工程用款遭层层截留

  据了解,为完成辛庄村河道护岸工程,昌平区水务局共拨给十三陵镇205370.76元工程款。根据区水务局的预算,建设一立方米的工程,需要155.82元。

  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工程款在流转过程中被层层截留。

  2005年5月,十三陵镇水务站以每立方米90元的价格与辛庄村签订了合同。工程款在这里被截留了每立方米65.82元。

  辛庄村委会在将工程分包给村民的过程中,又以手续费的名义每立方米扣除10元。此外,由于有些地方有石料,可以就地取材,再少拨给10元钱。由于村民承包工程后挣的是差价,为了能挣到钱,村民们都采取各种办法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大多数工人都是从河套挖泥土,替代河沙。

  专家观点:监管不力是个大问题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梅松认为,虽然工程涉及到的资金并不是太多,却反映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使用监管不严,工程质量监督不力的一个大问题。在目前政府进行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投入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今后政府投给农村的钱越来越多,但农村管理者的素质是否能跟上,资金是否能真正用到实处,怎样避免出现失去监控、层层扒皮,这些问题很让人担忧。

  从目前情况来看,事前的审批还是比较严格的,但工程实施中和实施后的监管却有缺失。今后监管必须加强,审计和监督都要跟上,政府不能光给钱了事。(0310704)据京华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