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汉语一边扩张,一边在故乡沦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3日06:56 江南时报

  2005年7月底,世界汉语大会反映了世界范围内一片令人欣喜的汉语热现象。据报道,全球学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与此相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群中汉语使用不规范现象也屡屡见诸报端。不仅如此,大学生花在外语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花在语文上的时间。有人归纳为“英语六级,汉语初级”。再加上不时传来的外国人在汉语比赛中战胜中国人夺冠、英译汉大赛新加坡人胜出的消息,有人便发出这样的忧虑:当汉语高调向世界扩张的时候,这种古老而优雅的语言,是否会在她的故乡沦陷“保卫汉语”的口号渐渐浮出水面。

  中国人真的渐渐丧失使用母语的能力了吗?汉语到底要学到何种程度才算合格?语言究竟是要如何符节还是实用第一?

  文汇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在复旦大学举办的一次汉语言文字大赛上,夺得第一名的是留学生队这一结果让大多数评委大跌眼镜。“正如古话说的,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不少中国学生并不领会母语的优美,对母语的研究少之又少,倒是留学生更愿意花时间研究中国文字背后的文化现象”,复旦中文系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傅杰教授这样总结。

  留学生汉语水平的逐年提高是这次留学生队力夺第一的重要原因。复旦教务处徐老师介绍,现在复旦的留学生与过去单一到中国来进修汉语不同,大多数都有相当汉语基础,是到中国大陆来念学位的。此次参赛的选手中,新加坡的小林和韩国一位学生都是中文系研究生,俄罗斯学生则正在旁听博士生课程。

  一个北大毕业的网友写了他出国后的经验,对国内的语文训练是一个极好的反思:语言的听和写其实不是主要的问题,语言的内容才是主要的问题。我们大陆留学生说话,总有《人民日报》的底子,哪怕说点儿简单普通的事,也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弄点什么理论来打底充气。所以在美国,搞文科的学“后现代”那几套最轻车熟路。我在美国,才学会如何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讲和写得简单易懂,领略到科学的精神其实就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表述得简单易懂。可能,讲和写的方式便是带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精神,我们的老祖宗们便喜欢引经据典地把简单的想法复杂化和神秘化。同样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中国的“阴阳五行说”便要比西方的“原子说 ”艰深博大得多。

  上面的例子最好的说明了中国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不会明白晓畅的写作。而根子在语文教育。

  必须承认,不管是汉语还是英语,说的优雅,写的漂亮都是一件难事儿。需要专门的训练和勤奋的打磨。不过,这就个人修养和社会公德一样,公德是一个底线,而个人修养不必有统一的要求。汉语的尊严不是靠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流维持的,而是靠以语言为生的人维持的,比如小说家,比如诗人,比如学者。语言归属的文化有创造力,语言自然不会消亡。不然,即使用的汉语再规范,对古书掌握的再熟练,固步自封,语言的尊严还是很难维持。顶多落一个祖上曾经阔论过而已。

  过分纯洁很容易走向保守。不错,看重语言的规范性,旨在保证语言的纯洁性,但这种规范性要有弹性,是动态的不应是僵死的规范。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社会发展越快越迅猛,语言就会不断地被丰富被更新。对于出现的网络流行语言不能简单地判断对错,它进入人们的生活需要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因此宽容比扼杀更重要。如此,也就谈不上沦丧与否的问题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