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15:56 海峡网-厦门晚报

  按照主流的“国际分工”理论,由于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等不同,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而使得互利、互惠的“国际分工”成为可能。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历表明,融入“国际分工”并发挥人力资本低廉的“比较优势”,的确实现了经济快速腾飞,提高了整体国民的福利水平。只是,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过去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成为负担。“教授当保姆”就是一种征兆。

  无须讳言,中国凭借人力资本低廉参与“国际分工”,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路径依赖”。在这种低水平的经济基础上,教育也同样形成了“路径依赖”。国内高校都面临着如此困境:学科体系成旧、教材落后、师资水平低、科研能力弱,等等。从这样的高校走出的教授,去国外当保姆也就难怪了。

  在国内名校陷入“二流”之争的语境下,有学者高呼不要在国内大学就读,要去国外读“一流大学”。而事实上,多年高烧不退的“出国镀金热”,也早已在行动上回应了这种声音。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的“国际分工”,助推了教育的“国际分工”。

  我们在反思“教授当保姆”的现象时,更有必要反思:如何让我们的经济、教育等等走出“路径依赖”,进入更为高端的“国际分工”领域。

  宣华华

  (来源:厦门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