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桥(飞夺沪定桥1935.5)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17:06 红网-三湘都市报

  

桥(飞夺沪定桥1935.5)

  泸定桥的桥身由13根铁索组成,总重21吨,加上桥台地龙桩、卧龙桩用铁共重40余吨,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铁桥

  

桥(飞夺沪定桥1935.5)

  丹巴这个神秘的“千碉之国”,至今耸立着数百座藏羌碉楼。历经千年风雨依然耸立,实为建筑史上一大奇观。由于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丹巴的文明遗迹得以保存

  

桥(飞夺沪定桥1935.5)

  泸定磨西古镇,毛泽东当年在天主教堂里的卧室

  

桥(飞夺沪定桥1935.5)

  300年前,为巩固西南边陲,康熙帝下令修建泸定桥。现在的泸定桥已经重新翻修了好多次,成为了红色旅游景点,当地旅游收入也明显增加

  

桥(飞夺沪定桥1935.5)

  丹巴中路乡,女人们都在劳动,要么修房,要么修路,她们都很能干,生活得也很快乐

  

桥(飞夺沪定桥1935.5)

  磨西古镇的巷子里,孩子们在玩一种叫做“官兵捉强盗”的游戏

  

桥(飞夺沪定桥1935.5)

  我们要去磨西,就必须得经过这座横跨大渡河的大铁桥,这里成为了磨西人和外界连通的交通要道

  

桥(飞夺沪定桥1935.5)

  泸定地处大渡河干热河谷,物产丰富,尤其盛产樱桃。然而,最让泸定人自豪的还是1706年建成、康熙帝亲笔题名的"泸定桥"

  

桥(飞夺沪定桥1935.5)

  泸定县,人们修建了一座纪念碑来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成功

  

桥(飞夺沪定桥1935.5)

  丹巴中路乡,钻进碉楼,没有楼梯,得顺着一根砍着缺口的圆木往上爬

  

桥(飞夺沪定桥1935.5)

  泸定县磨西古镇,镇上的天主教堂建于1892年,毛泽东经过磨西时就是在这个教堂歇宿的

  

桥(飞夺沪定桥1935.5)

  泸定县岚安乡脚乌村,老赤卫队员龚有成在向记者讲述当年战争的场面:我们上去一个连,下来只剩一个班……

  

桥(飞夺沪定桥1935.5)

  泸定县岚安乡脚乌村,乡文化站站长黄能贵说:“就在这片菜园下面,埋着43名红军战士!”"红军过桥有如神佑"

  泸定地处大渡河干热河谷,盛产樱桃。这里的樱桃个大、红紫,味道甘甜中带有微微的果酸。然而,最让人动心的还是1706年建成、康熙帝亲笔题名的“泸定桥”。

  王永模,66岁,一位被高原阳光晒得黝黑的老人,在铁索桥上仍可健步如飞。关于桥的所有数据,他无不随口而答:

  泸定桥分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桥身由13根铁索组成,每根长101.67米,重约1.5吨;13根铁索共有扣环12164个,总重21吨,加上桥台地龙桩、卧龙桩用铁,共重40余吨,“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铁桥……”

  泸定地处深山峡谷,本不产铁,300年前的桥工是如何用一年多时间就建成这座铁桥的呢?

  “我要纠正索尔兹伯里的一个错误。”王永模说,“他说,泸定桥是一位泸姓工程师建造的,这不对。我查阅了大量史料,调查了许多老铁工,可以明确地说,泸定桥是劳动大众智慧的结晶。桥的用铁产自荥经,并在那里用炭火煅造成形;建桥人工从当地抽调;铁工的掌脉师傅是来自陕西汉中府的金火匠马之常,监工是清军化林营参将杜汝昆和守备杨君强。当时的监工非常严厉,要求每个铁环必须打上铁工记号,若有差池,轻者打二百大板,重者丢失性命!”

  那么,这就是泸定桥300年没垮塌的原因吗?王大笑,“如果仅靠监工,泸定桥不知垮掉多少次了!”

  他解释,用生铁锻打的铁环,极易氧化锈蚀。一环继裂,全桥俱损。因此,对泸定桥的维修,历来按古训采取三年一小修(换桥板和辅件)、五年一大修(卸下全部铁索逐环检查)的办法。“我来泸定这么多年,无数次参与大修,13条大铁索卸在河滩上,由最有经验的老铁工用小锤逐环敲打,发现有问题的环就作个记号,由专人更换新的。300年来,最早的一批铁环基本换光了,现桥西头还剩几个。”王带我来到桥西头,果然见到几只打着印记的铁环。“可以说,这里的每一个铁环,都凝聚着铁工的血汗。”

  但就是这样,泸定桥仍垮过多次。王永模告诉我们一个细节:当年22个红军勇士飞夺泸定桥时,“铁桥刚刚完成大修3个月,牢实得很。这也许是天意吧!”从这座桥上,走过了共和国的第一代领袖,人民军队的9位元帅,几十位大将、上将和其他几百位将军,“从某种意义说,泸定桥挽救了红军的命运。”

  阳光洒在脸上,竟无热气

  1935年5月29日,红军飞夺泸定桥之后,2万多红军将士冒雨经过磨西,浩浩荡荡向泸定挺进。

  古镇磨西,位于泸定县西南部“蜀山之王”贡嘎山主峰东坡,是当年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从这儿往西可抵达拉萨和尼泊尔。

  磨西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天蓝,蓝得像倒悬的海。强烈的阳光洒在脸上,竟无热气。这儿海拔不算高,约一千六七百米,但由于离贡嘎山不远,雪峰的冷气顺山吹来,磨西便终年无暑。隔着镇后的山脊,贡嘎雪峰似近在眼前,7556米的主峰周围林立着140多座海拔五六千米的冰峰,形成群峰簇拥、雪山相接的宏伟景象。

  磨西古镇上的天主教堂建于1892年,早年的神父来自意大利。毛泽东过磨西时曾在此歇宿。房前挂一木牌“毛泽东主席旧居”,几位老汉正坐门前闲聊着。整座房为两层,砖木结构,上层置毛泽东居室、会议室,有旧物马灯、草鞋、军被和绑腿等,“这绑腿就是毛主席留下的。”一瘦老汉说。

  老汉叫岳天明,79岁,磨西人,牙已缺,说话有点不关风。“红军从我家门前过了七天七夜,说的话我听不懂,现在想来应该是湖南话或江西话。”老汉进过教会学校,识文墨,“我对红军过磨西的事有些研究。他们是红一方面军,大部队没在镇上歇,穿街而过,小部队住过,是毛主席和中央机关的警卫部队,大约3个连,纪律好得很,唱歌、写标语、帮老百姓做事,这些是我亲眼见到的。”

  22名红军战士舍身跳崖

  岚安乡,位于泸定县北30公里的邛崃山深处。1935年11月3日,红四方面军攻占岚安,在这里建立康区第一个区苏维埃政府。此时,毛泽东已率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而张国焘正在实施南下计划中的“天芦名雅邛”战略,岚安成为重要的战略供应线。红军主力在这儿驻扎了53天,与敌作战7次,牺牲607人。

  岚安乡海拔2400米,坐落在一个马鞍形的大山凹里。乡文化站站长黄能贵指着远方高处一座光秃秃的峰顶说:那就是当年22名勇士跳崖的地方……

  1935年12月26日,国民党16集团军李抱冰部3个团袭击岚安。此时,红4军、32军主力已向天全方向转移。当时岚安所属的金汤县委正在这里公审区游击队内奸龚万学。为掩护县委撤退,红32军一个排的22名指战员与敌发生激烈战斗。战士们一边打一边往高处撤。撤到悬崖边时,子弹打光了,前面就是万丈深渊,排长率先走到岩边高喊,“我是共产党员,决不当俘虏!”纵身跳下悬崖。跟着,21名战士全部纵身跳崖。

  “红军跳崖时,乡里打猎的山民龚佐兴、李学田在山凹里目睹了整个过程。”黄能贵说,“他们跳崖的地方叫马蜂沟石笋,后来我攀爬上去,下面深不见底,看一眼脚杆都打闪闪。你说,当年红军要有多大的勇气!”乡党委书记古伯阳(羌族)曾听乡里的老人讲,一年后才有山民设法下到崖底,“除找到一些残破枪支外,并无尸骨痕迹。遗体早被山洪冲到大渡河里去了!”

  在脚乌村村民王沛华家后院,黄能贵指着一片青葱的菜园说:“就在这下面,埋着43名红军的遗体!”据黄介绍,战士们是在九杈树战斗中牺牲的。由于战事紧急,没那么多棺木,遗体被装在老乡盛粮用的大木箱里,一具叠一具,压得很紧,然后入葬。

  神秘的"千碉之国"

  丹巴县位于大雪山与邛崃山的交汇处,大小金川(河)也在此汇流,史称大渡河。丹巴也叫“大渡河上第一城”。作为嘉绒藏族的发祥地之一,人类在丹巴的活动史可上溯到五千年前。

  丹巴是嘉绒藏族的聚居地。由于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丹巴的文明遗迹得以保存。这里是神秘的“千碉之国”,至今耸立着数百座藏羌碉楼。自公元前三世纪至今,那些仅以粘土为粘合剂的巨型石室碉楼,历经千年风雨依然耸立,实为建筑史上一大奇观。中路乡坐落在丹巴小金川左岸高山上,海拔2300米。甲麦的家在中路乡克拉依村,全村70户,户户绿树成荫、鲜花满园,乍一看,还以为到了香格里拉。

  甲麦身材魁梧,蓄小胡子,头发微卷。最近的碉楼隔他家有几个院落,他带我们穿过石砌的篱笆和成片的果树,来到碉楼下。

  碉楼的门开在二楼,甲麦说这是为打仗设计的,底楼无门。上碉楼无梯,得顺着一根砍着缺口的圆木往上爬。钻进去,里面大约七八平方米,有残留的包谷屑和麦草。再往上爬,每一层都铺了土,越往上楼层面积越小。终于到了顶,只有约4个平方米了。甲麦说,先前每座碉楼顶上都有一块整片的大石板,“平时可以盖上,打仗时再揭开,还可以防火攻。”

  我问甲麦晓不晓得乾隆打金川的事。甲麦说咋能不晓得,你看,我们这里的碉楼当年发挥了大作用,每个碉楼互为犄角,“特别是看河对岸就更清楚了。”顺着他的指点,果然,河对岸的碉楼并不是平行排列的,而是建在山脊或山腰间,以互相能看见对方为视界,“这样,一打仗,烽火一点,上百公里的山沟里互相传递,不消半个时辰就全部准备好了,比快马还快!”

  鹦鹉岩下红军留痕

  大渡河流域的高山峡谷地带,垒石为室是藏羌民族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建筑技术,它们就地取材,用泥土和石片垒筑起雄伟壮观、坚固异常的石屋碉楼。甲麦说,垒碉的泥土就是田里的黄泥巴,“什么也不加,几百年也不风化。”这些碉楼用一片片自然山石稍加修整垒砌成楼,且无钉无榫,真是匪夷所思。

  丹巴现存的碉楼大多是明清以后的。在乾隆讨伐金川的战争中,碉楼让清军吃了不少苦头。清两次用兵金川,当地土司蕃兵凭借地势险要,坚碉林立,粮食充足,使清军屡战无功,伤亡惨重。乾隆26年(1761年)殿试一甲状元赵翼在《皇朝武功胜记》中写道,“其扼要处必有战碉……于墙垣间以枪石外击,旁既无路,进兵必须从枪石中过,故一碉不过数十人,万夫皆阻”。

  甲麦说,当年要不是云梯营和叛徒,乾隆爷可能还打不下金川。所谓云梯营,即清军专门挑选了两千名壮丁,组成“健锐云梯营”,实际上是一支专门攻打高碉的特种部队,并在云梯营中组建了一支由当地番子组成的“番子佐领”。战后,被虏金川匠人调往北京,在香山仿建高碉,至今仍存。

  42岁的甲麦曾在丹巴云母矿工作,19岁学开车,足迹遍及川藏线和云贵高原,前两年回乡,专事旅游接待。“全村有4家人被旅游局选定为接待点,我只是其中一家。”问甲麦家楼房有多大,回答说大概三四百平方米,有23间客房,盖楼房花了30多万元,单木材就用了120多方,石料也用了几百方,坚固得像一座碉堡。

  在甲麦家的晾台上,小金川河谷秀丽的景色一览无余。右前方是高耸入云的墨尔多山,海拔5100多米,山顶雪峰直刺蓝天,“那上面可东眺四姑娘山,南望峨嵋金顶,西眺冈底斯雪山。每年来转山的人数不胜数。”甲麦又指着左前方一处山脊说,看见没有,那里叫鹦鹉岩,70年前一支红军路过时,突然塌方,牺牲了一些人。后来挖路时,还找到了步枪和驳壳枪的残件。

  ■文/图本报特约记者 张卫 冉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