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国近万个民族文化团体传承民艺精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20:1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4日电(记者杨维汉、周婷玉)大草原上悠扬的蒙古族长调,江南水乡典雅清丽的昆曲,丽江傣家女婀娜的舞姿……我国各少数民族独具魅力的文化艺术,通过近万个民族文化团体传承着民族艺术精髓。

  文化部提供的数字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共有民族文化事业机构9771个,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其中艺术表演团体525个。

  专家指出,民族文艺创作和演出的繁荣,得益于大批少数民族文艺人才通过民族文化团体脱颖而出。

  “高原红,美丽的高原红。煮了又煮的酥油茶,还是当年那样浓。”浓郁的藏族风情曾随着这首《高原红》“飘”到全国各地。这是近年民族歌曲的代表作之一,此外还有《向往神鹰》《神奇的九寨》等一批优秀民族歌曲以及《阿惹妞》《康定情歌的故乡》等优秀舞蹈。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搜集、整理和保护。新疆设立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专门研究机构,使曾经濒于失传的《十二木卡姆》发展到多次出版发行音像制品,甚至搬上舞台演出。一些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拥有越来越多的展示平台并重放异彩。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指出,传承民族文化的关键是“人”。云南省曾命名461位省级民间艺人为音乐师、舞蹈师和美术师,使他们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传授者;上海戏剧学院自创办民族班以来,先后开办了五届藏族话剧表演班,三届藏族舞台美术班,两届少数民族编剧进修班等,为18个少数民族培养各类艺术人才近500人。

  民族文化团体的繁荣发展为民族文艺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九五”“十五”期间,新疆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参与了北京申奥、上海申博、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文化艺术活动,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世界各国人民对新疆的了解。

  2005年内蒙古“野马”马头琴乐团参加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暨全球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并且举办了专场音乐会,向来自世界的66个国家的华侨代表和各国友人一展蒙古族的风采。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则向全国、向世界深情礼赞着云南民族文化。据了解,《云南映象》已在国内演出1000多场次,国外演出预计超过500场次。融真山真水和民歌于一体的大型演出《印象·刘三姐》如今成为广西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广西文化厅统计,目前《印象·刘三姐》观众总计已超百万,票额收入达7900万元,其中每场慕名而来的外宾接近10%。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国民族文艺创作和演出日益繁荣。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表示,即将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在迎接中华民族文化改革、发展、繁荣的春天。”(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