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沙溪:方言文化 侨乡根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15:05 南方新闻网

  “鹤爱香山灵气蕴,渔家艇户结居邻。木筏西迁莆田裔,珠玑南渡客家人。”循着这首隆都鹤歌,我们寻访香山文化之旅来到沙溪这片古老的土地。作为古代移民社会的香山,把来自不同家乡的异乡人融合在一片土地上,才有了兼容并包、百花齐放的文化,而这种多元文化的一个最显著标志就是其千奇百怪的方言文化,而在香山方言文化之中,以独特的隆都话而闻名海内外的沙溪,又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沙溪依托着自己独特的方言,而有了聚合力更强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独特的民俗文化,隆都华侨带着方言走向世界,又循着方言认

祖归宗。

  祠堂:乡情的现实依托

  从西区进入沙溪境内,沿着公路迎面遇到的第一个村就是龙瑞,村里早已没有农田,村民自建的楼房和厂房交错分布,与城区几乎连成一片。在龙瑞村中心地带,及第牌坊后边,五座均为三进六间连成一片的刘氏宗祠占地约有10亩。向导陈老伯是土生土长的龙瑞人,他告诉记者,龙瑞村居民主要为刘姓,相传刘姓先祖刘少雄宋朝时由南雄珠玑巷迁居来到这个地方,繁衍而有今日的刘姓宗族。祠堂是族亲繁衍世代的见证,可以说,祠堂本身就是一种维系古今的族亲文化。据介绍,祠堂在解放后一段时间内被作为看守所使用,5年前看守所搬迁后,祠堂还给村里,但至今一直未曾修缮,而且平日大门也是锁着的。

  我们爬上旁边一家老乡的楼顶,俯瞰祠堂群,祠堂群虽然由于年久失修而斑驳不堪,但布局中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宏伟的气势。陈老伯指点着祠堂的屋檐和山墙告诉我们,这是“斗门驼墩”,这是“樨角石刻”,那山墙是保存完好的蚝壳墙,都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随后陈老伯感叹说:“让人痛心啊,现在华侨回来想找一个认祖归宗的地方都难咯。”

  陈老伯说,他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呼吁重建祠堂群,并在一名当地老板的资金支持下,搞起了一个“祠堂群文化展”,从搜集文物和材料,撰写说明文字,到排照片,联系场地布展,都是陈老伯一个人张罗起来的。现在重修祠堂群的呼吁已经得到了不少华侨的支持,陈老伯说,相信几年后,将有一片不改原貌而翻新修整的祠堂群重新矗立在这个地方,那时候,这里将是海内外隆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方言:游子的精神依归

  龙瑞的南边是石门。沙溪宣传文化中心杨主任称,探究沙溪人祖先的播迁和语言的流变,龙瑞和石门就是两个代表。他们代表了隆都方言的两个主要来源。

  我们在石门村的旧市场附近遇到了村民小组的王主任。王主任用不太流畅的普通话跟我们攀谈起来。“石门村主要的大姓就是我们王姓,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被以国民党党礼安葬的第一人王昌就是我们村的人,他的故居就在那边。”王主任有点自豪地说起自己的家族渊源,“我们先人是从福建莆田来的,隆都话主要就是在闽语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那你们现在说的隆都话跟闽南话能彼此相通吗?”记者问。“跟闽南话也不同,即使闽南人来到我们村,也不能完全听懂我们的话。”王主任挠了挠头,表示对这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也不甚清楚。

  家住石门附近的老地胆萧老伯说,隆都方言跟粤语、普通话、客家话都很不相通,比如隆都人对身体不适说是“唔做印”,即不自然、不自在之意,但讲粤语的人往往听成“唔做人”。在隆都方言中,“转头”是读作“点头”的,这也很容易让别人误解。萧老伯说,因为语言的问题还闹过一个笑话呢:上世纪60年代,一位初来沙溪的领导在参加某村一个大会时,忽闻有人大叫“着火啦,着火啦”!领导马上宣布暂停开会,动员大家去救火。谁料村民不但没有反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在隆都话中,村民喊的不是“着火”,而是“助货”,意思是天落雨了。

  祖屋:华侨扯不断的根

  说起出外谋生以及华侨的故事,向导陈老伯就特别兴奋,一定要领着我们看看几个华侨的老宅和侨办学校。龙瑞村北边,沿公路由西而东排列的云汉、龙聚环、龙头环三个村都是著名的侨乡。龙头环的周菘学校是华侨周菘于1926年创办的,教学楼旁边写着博爱、团结等字样的两个牌坊记载着学校古老的历史。据悉,正是因为周菘的行为,引发了香山华侨回乡捐资办学的热潮,一批侨办学校让香山地区的教育率先走上了现代轨道。

  云汉村里,斐济上议院副主席刘孟光和美国维多利亚市市长刘志强的祖屋都保存完好。云汉村一名刘姓村民向我们说起前几年刘孟光和刘志强回乡探望祖屋时的盛况,口吻中满是自豪:“孟光是2003年回乡的,志强2000年和2002年两次回乡,他们回来我们村里人都可高兴啦,村里的孩子都前前后后围着他们看,我们云汉出去的华侨多,闯出名堂的也多,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很重乡情,村里的祖屋就是他们的根。”

  刘孟光的祖屋现在由其亲戚托管,平时空着,每周来打扫一次卫生。刘孟光的亲戚很高兴地引我们参观了祖屋。祖屋上下两层,总居住面积有300多平方米,趟栊门,雕花窗,是典型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西结合式华侨建筑。主卧室里还保存着刘孟光父辈睡过的大床。堂间供着刘家祖先的牌位,二楼的横梁下垂着一条红绸,其亲戚告诉我们,这是村里象征吉祥的一个习俗。

  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侨房面临一种尴尬的境地。侨房作为中西结合建筑的代表,非常有保存价值,但房子的主人多数在国外,而委托管理的亲戚要么将房子空置,要么出租,很多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就淹没流失了。从村民的言谈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对这些老房子都很有感情,有些人家对旧房进行重修,也都尽量保留了原先的样式。但多数侨房由于主人不在,就仿佛一个老人虽然怀着无限的眷恋,却终究无法抗衡岁月和疾病的侵蚀,在日渐衰老。

  其实这些侨房本身,都是一些文化的博物馆,笔者盼望能够成立一个侨房博物馆联盟,在尊重房主的个人意愿和居住需求基础上,由一个组织对这些珍贵的建筑作出统一的保护,对其文物价值进行开发,那样,我们的文化就能够与居民的生活更加密切地融为一体,让村民感受到自己是在文化中生活,并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这种文化带来的快乐与意义。

  ■访谈

  沙溪镇党委书记胡永康:隆都沙溪文化要多方面挖掘

  记者:您如何看待文化资源对于沙溪未来发展的意义?

  胡永康: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民俗文化促成了沙溪地区的特种文化氛围。这些文化资源为我镇打出现代文化牌奠定了基础,对打造文化强镇意义深远。

  记者:很多华侨都是以隆都话作为家乡认同的一个标志,您如何看待方言的意义?

  胡永康:隆都话是连接沙溪华侨情感的纽带,这就是所谓“同声同气”。沙溪华侨为支持家乡兴办公益福利事业已累计捐款赠物合1亿多元,为我镇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记者:很多原来的方言词汇在消失,该如何保护我们的方言文化?

  胡永康:方言既有传承也有变化消失,这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证明隆都人既适应社会活动又丰富和发展了本土方言。保护方言文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通过文字的记载来传承,这部分工作我镇已在镇志的编写中进行了开展,今后还会在沙溪历史文化丛书中整理和出版。

  记者:沙溪下一步在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方面有什么计划?

  胡永康:我们要对“隆都沙溪文化”进行多方面的挖掘和研究,包括方言文化、华侨文化、服装文化等。现在我们沙溪镇党委政府有这样一个设想,就是建立一个沙溪服装的历史博物馆,通过建立博物馆来展现沙溪产业、服饰文化,让更多的人都来了解沙溪的产业和服装文化与历史的脉络关系。

  相关链接

  隆都话:闽语“方言岛”

  中山大学专门研究方言文化的陈小枫教授曾来沙溪做过多次调研。我们来沙溪走访之前,曾专门拜访了陈教授。陈教授告诉我们,最初沙溪一带陆路与中原阻隔,先有闽人从海路来到这里,最初居民以闽人为主,语言也是闽语。但后来从周边地区经陆路过来的操粤语的人越来越多,沙溪闽语区成为“方言岛”。在随后的交流与发展中,闽语不断与粤语及客家话融合,才有了后来的隆都话。“隆都方言的发展历史很好地反映了语言保持自身基本结构与吸收外来词汇而融合演变这样一种辨证关系。”陈教授说,闽人来粤,在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但多数地方的闽语人群都被周边的粤语人群所同化,只有隆都话还保留了闽语基本结构。

  陈教授指出,隆都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词汇,比如把筷子叫“箸”,把肉叫“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沙溪文化中因而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的基因。她进一步分析说,隆都话保留了自身的基本结构,就增强了隆都人的自我认同意识,所以沙溪一带宗族聚合力都比较强。另一方面,隆都话又很善于吸收外来语言元素,这与沙溪人适应性强、善于学习和开拓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沙溪人在村里说“村话”(隆都话),上学在学堂里说广府话,这种在日常生活中的双语生活方式,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后来沙溪人出国谋生时,在语言的学习方面就更容易适应,这也是沙溪华侨特别多的一个背景因素。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张凝通讯员杨宁

  协助单位:岭南与中山文化研究所

  图:

  刘氏祠堂虽然已经破败,但作为乡情的现实依托一再被提及。本报记者明剑摄

  沙溪简图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