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多吃新鲜的动物性食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17:07 人民网

  人民网讯作为刚过温饱生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为什么爆发富贵病:2亿6千万人超重和肥胖,1亿6千万人高血压,1亿6千万人血脂异常;每20秒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15秒有一个人患癌症,每10秒有一个人得糖尿病。中国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著名新锐健康管理专家、中国保健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木博士做客人民网健康访谈,为大家讲解“营养革命”。

  主持人:您主张我们人应该以动物类食品为主吗?

  西木:的确是这样的,我们从小长到大的确吃了很多植物性的食品和粮食。中国五千年以来农业文明,我们也是吃很多粮食,但实际的人类进化有500万年,你只要研究饮食人类学,就会发现,500万年期间大部分是吃肉的。在农业文明之后,在烹调技术之后,我们才开始吃粮食,因为粮食是不能生吃的。在农业文明和烹调技术以前,换句话说,在5千年以前,我们基本上没有粮食可吃,我们基本上大量吃的是动物类食品和蔬菜水果。

  主持人:在此之前,是粮食没有出现?还是人不会食用粮食?为什么不吃呢?

  西木:第一,粮食不能生吃。粮食里有两种以上的东西,一个是凝集素,一种是阻酶剂,是自我保护装置。我们有没有注意到鱼和肉放几天就坏了,粮食放几个月都坏不了。正因为这样,你要是生吃(粮食)进去以后,它分解不了,就吸收不了,而且会破坏你的血红蛋白,很危险。第二,在农业革命出现以前,我们没有大面积有计划的播种,我们来源也是非常少的。所以,一是不能生吃,我们没有烹调技术,二是没有农业技术,基本上我们没有这个食物来源。

  主持人:如果我们吃了那么多的肉,动物类的食物,大家都认为脂肪摄入多了就会发胖,高血脂、高胆固醇,这些东西会引起很多病症,这是怎么来解决呢?

  西木: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就像我们所讲的地球和太阳的关系,我们直观上来讲,一定是太阳绕地球转。但哥白尼告诉大家正好相反。他的(日星说)观点也是经过很久才被认识的。在营养学上,我们也处在转折的时期,直观上讲我们的确应该是吃的肉多长得肉多,吃的脂肪和胆固醇多,脂肪和胆固醇就多。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如果你吃得对的话。我讲一些直观的例子,大家可以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食草类动物,一类是食肉类动物。你会发现食肉类动物狮子、狼、老虎,他们的肚子是很小的,头颅很大。它们吃肉、吃脂肪、吃胆固醇,但是在野生的里面,基本上没有这些(肥胖和“三高”)问题。无论你是家养的也好,还是动物园里的,比如说狼,或者家养的狗,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如果你只给它喂肉,它不会发胖;你要给它喂很多杂食,它一定会发胖。

  另外,我们家养的猪和鸭子,当然不会喂肉了,这样不经济。我们基本上还是喂的粮食和蔬菜类的东西,可是粮食和蔬菜吃进去转化成什么呢?我们吃猪肉和鸭肉都知道它们很肥,实际上吃进去的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这个会转化成血糖,血糖又会转化成体脂肪,体脂肪如果过多的话,会转化成血脂。所以恰恰相反,我们发现如果摄入碳水化合物越多,体内就会越容易积累脂肪。如果你摄入肉类、脂肪类的东西,动物性的食品,相反你会变得非常苗条,而且如果你吃得对,换句话说,你不要油炸,不要放很多污染的东西,添加剂的东西,你吃天然的动物性食品一定没有问题。

  主持人:您怎么来解释吃进去的脂肪没有变成脂肪,到那里去了呢?

  西木: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比如说吃羊肉,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和脂肪,也含有大量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可以帮助你消化和代谢,其中最重要的是L-肉碱,就是帮助人在身体内燃烧脂肪的。羊肉里的L-肉碱含量相当多,这基本上含在动物性的食品里,不在植物性的食品里。实际上你吃动物性的食品,你会得到很多代谢的营养素,里面有很多燃烧脂肪的元素,这是其一。

  其二,如果你吃的是粮食碳水化合物,会刺激你的胰岛素分泌,可以刺激脂肪进行合成,而停止脂肪的燃烧。换句话说,如果你吃素食的时候,你吃的没有脂肪,身体就需要合成脂肪,恰恰又刺激胰岛素,把你身体变成合成脂肪的机器。而你吃动物类的食品不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因为只有吃碳水化合物才需要胰岛素进行管理,也就是说,你吃肉的时候,你的胰岛素不分泌,如果不分泌的话,你身体是燃烧脂肪的引擎,这样你吃进去的多,燃烧得更多。

  主持人:那我们平时还认为吃肉吃得多胆固醇就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西木:胆固醇也是人们最害怕的一个问题,胆固醇最高不是在肉里,而是在鸡蛋了。但有人做过实验,一天吃20个鸡蛋,你的胆固醇也不会高到哪儿去。更重要的是大家不知道这个问题:我有一次坐飞机,空中小姐问我,你吃鳗鱼还是吃另外一种食品,我说吃鳗鱼。她说,鳗鱼里胆固醇挺高的。我说,小姐你知道胆固醇有好的和坏的之分吗?各位网友也许你们也不知道,实际上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脂蛋白,它是好的。低密度的是坏的。高密度的密度比较高,不容易被氧化,恰恰相反,它可以平衡低密度的,而且能把甘油三酯从你体内带走,就像肠道里好的细菌和坏的细菌一样。你吃鸡蛋和肉类,里面会含有大量好的胆固醇,会增加你好的胆固醇,你去体检的时候不要只体检一个总胆固醇,一定要分好的坏的,恰恰在好的(胆固醇)少的时候,坏的(胆固醇)多的时候容易得心脏病。我现在告诉大家,你吃动物性的食品可以增加你好的胆固醇。坏的怎么样呢?你身体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你的胆固醇摄入超标的话,自然而然就把它排泄了,人体有这个能力,你不用害怕。

  主持人:肉里最主要的成份蛋白质是不是含量很高?

  西木:肉里面含有很多蛋白,肉是所有食品里的全营养,蛋白就是氨基酸,肉里还有脂肪酸,还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大家知道,陆地上跑得最快的一个动物之一是羚羊,我们中国有藏羚羊,为什么藏羚羊跑得相当快呢?就是藏羚羊要吃300—360多种植物,其中有草木、木本、豆类、杂草的等等。你要吃素食,每一种素食的营养是不完整的,大豆是一个例外,其他大部分都是不完整的,你需要吃很多种素食才能实现全营养。但还有一种动物比羚羊跑得更快,那就是猎豹,猎豹只吃肉,肉相当于几百种素食的一种(营养)浓缩。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在我们做预告的时候就提出了置疑的声音,如果我们以肉作为主食的话。按照您的观点,肉不是菜,主要是吃肉。胆固醇不可怕的话,蛋白质是不是就变得可怕呢?如果蛋白质非常多,会不会引起代谢的负担,消化的问题。

  西木:是有这样的观点,有人认为蛋白质很复杂,会代谢为很多氨基酸等等。第一,首先是有两个实际的例子,传统的爱斯基摩人几乎百分之百的吃鱼吃肉,在上个世纪初期的时候,西方的医生检查过他们的身体,没有代谢性的疾病。另外有一帮美国人到北极考察调研,曾经在那里一呆就是一两年,几乎全吃肉,而且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回来也做过一年的实验。但问题一点就是你要吃新鲜的肉,这个肉里不仅含其他的营养,还含有维生素C,这就没有问题。蛋白如果说只是摄入蛋白,不摄入其他的营养,那的确会出问题。但是我们在吃新鲜的肉类和鱼类的时候,几乎是全营养,除了蛋白质之外,还有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等。

  主持人:你指的新鲜的肉和正确的烹调方法是什么?

  西木:我认为新鲜的肉,最宽的定义就是没有变质之前。烹调的方法,最佳的方法应该是,肉类本质上来讲是可以生吃,我们人类吃过500万年生肉了,如果我们害怕生肉,我们(人类)活不到今天。实际上日本人吃生鱼肉,德国人吃生牛肉,韩国人也吃,我自己生鸡蛋也敢吃,我知道生鸡蛋很营养,可以哺育出小鸡来(但熟鸡蛋不可以)。其次你可以蒸,再其次可以煮,最后是烤、炒、炸,尤其是炸最好要完全避免,它可以产生很多自由基,甚至一些致癌物。

  主持人: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按您这么吃的话,细菌的问题怎么办?很多人都在担心,就像您说吃生鸡蛋,但我们一直的观念就是鸡蛋里含有细菌,生肉也是一样的。

  西木:新鲜的动物性的食品,当然也包括植物性食品,其实里面有大量的微生物和菌类,但别忘了我们人类本身就是由生肉组成的,我们本身充满了很多微生物。我们肠道有400多种微生物,我们肺部也有上百万个结核杆菌,但是在正常人体免疫的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只有当你的身体免疫能力和内环境得到破坏之后,这些东西才会对你的身体进行分解,对你个体是残忍的,而从整个种的进化来讲,无非是对下一代做好准备,提供更多的肥料。

  主持人:也就是说,正常我们吃生肉是没有问题,卫生上没有问题吗?

  西木:不是说吃生肉一定没有问题,如果说你这个生肉是被污染过的,你吃生肉也会有问题,但是我的观点是,你烹调以后仍然有问题,而且假定这个污染是化学的污染,有很多农药和重金属,你烹调以后,其实浓度变得更高,甚至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

  主持人:我们吃您所谓的生食,我们怎么吃?比如说牛肉,我们从市场买来直接切开就吃吗?

  西木:我自己有两种吃法,一种如你如果去日本料理,可以切很多片,蘸一些汁也不错。另外我从李小龙那里学到一种吃法,把牛肉剁成肉末,李小龙买了机器,我还没买,我直接买饺子馅,然后再买香蕉,生牛肉、生香蕉一拌,又香又甜,我觉得是我吃过地球上最好的食物。

  主持人:您觉得我们老百姓能够接受吗?

  西木:这不是所有人能够接受的。但是我告诉大家,过去我认为李小龙是练功练得好,原来他其实喜欢吃生牛肉和日本料理,有很多生鱼,我才知道是他的饮食营养决定了他的成功。

  主持人:日本料理的生鱼片是不是经过处理过的,还是就是生的,什么也没处理过?

  西木:据我所知,其实中国大部分的日本料理的鱼还是跟中国其他的鱼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

  主持人:是不是稍微的让它熟了一些,还是百分之百生的?

  西木:就是生的,100%生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