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欧洲探测器撞向月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00:02 环球时报

  

欧洲探测器撞向月球
探测器撞月飞行轨迹图
欧洲探测器撞向月球
欧洲航天局人员在监测探测器撞月过程。“我们着陆了!”格林尼治时间9月3日5时42分22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成功撞向月球表面,完成了自己的探月使命。科学家指出,这次成功撞击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月球的演化历史,直接奏响了人类第二次探月的高潮。英国《西部邮报》评论说,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号登月以来,月球再次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

  “智能1号”激起大量月球尘埃

  欧洲航天局行星科学家、“智能1号”项目新闻官科什尼博士在欧洲航天局德国达姆施塔特控制室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描述了探测器“智能1号”撞击月球时的情形。

  “突然我们失去了探测器的信号。”科什尼博士说,“撞击在预定时间的数秒钟内发生。控制室与探测器失去联系暗示着撞击已经发生。”当撞击成功的消息得到确认时,控制中心大厅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欧航局探测器项目负责人卡米诺宣布,“智能1号”按计划击中了月球的“卓越湖”区域。

  撞击过程中,“智能1号”激起大量月球尘埃,达到10多公里厚,在月球表面还留下直径3—10米的坑。但目前没有观察到撞击过程出现“打水漂”现象。此前,英国媒体称,由于撞击过程与石块在水面上打水漂相似,因此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打水漂”游戏。德国一些天文学爱好者还拍摄到“智能1号”撞击月球后发出的“明亮闪光”。很多欧洲人还通过网络实时观看了现场直播。一位德国朋友告诉记者:“这是欧洲人的骄傲。”

  “智能1号”于2003年9月升空,造价约1.1亿欧元(约合1.4亿美元),如今已环绕月球飞行了2000多圈。记者好奇为什么选择9月3日,科什尼博士说,“由于燃料寿命将尽,我们只能让它‘自杀’。之所以选择9月3日是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进一步从轨道上获取有关月球的高分辨率照片,二是使地球上的人类更好地观测撞击。”据悉,探测器用60升燃料——氙,飞了3年。

  撞击会不会对月球有伤害

  科什尼博士还表示,与此前各类人造探测器“撞月”相比,此次“智能1号”的撞击不会损伤月球,因为其行动要“温柔”得多。据了解,上世纪中后期苏联、美国的探测器以经过、硬着陆、成为绕月卫星、软着陆采样并返回等方式对月球进行了数十次探测。1998年,美国“月球勘探者”探测器还撞击月球的一个陨石坑以寻找水。

  科什尼博士指出,“智能1号”是以每秒2公里的速度撞向月球,这一速度比流星的速度低许多,比如狮子座流星群撞击月球的速度达到了70公里/秒。同时,此次“撞月”大戏也恪守了相关国际公约——人造外空探测器应当保护各类天体免受污染,以保护可能存在的任何地外生命。他们组装“智能1号”及其搭载的各类探测仪器的材料,包含的元素都是月球上原先就天然存在的,如铝和铁在月球上的存在就比较普遍。而其他元素诸如氢、碳和氮等,虽然在月球上含量稀少,但是日常伴随着太阳风和彗星冰尘等,它们也都是以自然的方式存在于月球上。欧洲航天局称,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来看,“智能1号”就如同一颗“人造彗星”。“这一撞击行动并不会把月球表面当成一个垃圾场,留在那里的‘智能1号’将成为欧洲探索太空的一个里程碑。”

  奏响新一轮“探月热”前奏

  “智能1号”撞击月球后,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众多具有重要实验价值的物质。这对科学家进一步研究月球表面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这次撞击行动将帮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月球的演化历史。关于月球的起源一直是人类不断探讨的话题之一,传统的说法有“同源说”、“分裂说”和“俘获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位美国天文学家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在太阳系形成早期,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产生的部分碎片形成月球,但这也仅限于推测。“智能1号”探测任务将会揭示月球的构成,有助于平息有关月球形成的争论,为预计于明年开始的另外几次探月任务铺平道路。

  欧洲天文学家普遍认为,继1969年“阿波罗”号登月后,人类正在掀起探测月球的第二次高潮,而此次欧洲探测器的撞击月球可以说是这个高潮的前奏。2007年中国将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器,探测10余种有用元素在整个月球的分布;日本也计划发射绕月探测器;携有欧美仪器的印度月球探测器也有望在2008年升空;美国要在2009年设法两次撞击月球南极以找到水,并计划在2018年前让宇航员重返月球。▲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本报驻比利时特派记者 李永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