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工作求快生活求慢 都市白领推崇“慢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04:36 大河网-河南日报

  

工作求快生活求慢 都市白领推崇“慢生活”

  

工作求快生活求慢 都市白领推崇“慢生活”
“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在以“数字”和“速度”为衡量指标的今天,少数人仍然保有快乐人生的能力。

  从7月3日到8月3日,网易上推出了一个有关生活节奏的调查,引起了诸多都市人的

兴趣。调查表明,在583个投票者中,83%的人感觉自己目前的生活节奏比较快。起床刷牙快一点,上班挤车快一点,工作打字再快一点……越来越多的郑州人开始感觉太累。于是一个绿城白领圈的新族群“慢生活一族”悄然兴起,他们倡导慢饮食、慢旅游、慢运动等等。

  “为了更好地快,不妨适当地慢一点”,“慢一族”们说。他们要返璞归真,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和品味生活的细节。

  慢饮食:煲汤取代快餐代言人:小潘(律师)

  小潘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经常是上午开庭、下午调解,整天连轴转。前段时间,她时常感到胸闷,并逐渐发展到气短、心跳加快、出虚汗。

  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书上显示“冠心病”,医生告诫她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小潘当即决定跟快节奏生活说拜拜,她的“慢生活”就从“慢饮食”开始。

  以前没时间出去吃饭,就随便叫一份外卖,就着文件和电脑下咽,现在她开始认真对待每一餐。午间尽量到附近餐厅就餐,尽量把用餐时间延长到1小时左右,休息天她则会慢悠悠地逛菜场,挑些好菜,为自己和家人煲一锅好汤。

  “一个月调理下来,我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好多了,尽管花在工作上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但工作效率却明显提高。”小潘对自己由快到慢的转变非常满意。

  慢作息:出差中抓紧小憩代言人:石头(销售人员)

  “我的慢生活心得是抓紧一切时间放松自己!”在航海路上一家公司做销售的石头说。由于工作关系,他每天差不多有五六个小时都在外面奔波,并经常会感到精疲力竭。不过,自从加入“慢生活一族”后,石头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

  他发现,每天中午其实都有两到三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小憩一下,接下来的工作效率会好很多。慢慢地,石头发现中午休息一会儿,现在自己即使下午四处奔波,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与客户交流。一段时间下来,不仅公司的销售做得有声有色,他和很多客户也成了朋友。

  “慢生活不是故意放慢工作节奏减少工作时间,不是像完成任务一样的健身、娱乐,不是故作潇洒地挤时间利用双休日、节日游山玩水,关键在于以轻松的心情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石头这样总结说。

  慢运动:骑车做“自助游”代言人:大刘(教师)

  “我喜欢骑着自行车出游,还不确定具体的游玩地点,沿途看到哪里好玩,就把车靠在一边,尽情地享受,从来不赶时间。”大刘说,“这样既省钱,又玩得尽兴。”

  今年7月以来,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入藏游客数量大大增加。多数人选择“飞”去西藏,而现在大刘更愿意放慢生活的节奏,他计划坐着火车慢腾腾地“游”西藏。这样不仅节约了钱,还享受了都市快节奏下的“慢生活”。

  除此之外,大刘还爱上了瑜伽、太极拳这些慢运动。“这些运动成本不高,甚至零成本,但是让疲惫的人群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大刘认为,不管经济实力怎样,在工作之余给自己身心放松,享受“慢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慢”是另一种积极

  对于时下悄然兴起的“慢生活”,郑州冯特职业培训学校的一名心理咨询师认为,“慢生活”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健康的心态,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

  “要工作,也不能丢了闲暇”,不少“慢生活”追捧者表示,事业心和平常心同样重要。当然,也有人质疑道:“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如果慢下来,会否被淘汰?”针对这种想法,“慢生活”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只有劳逸结合,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找到平衡。

  慢生活秘诀

  秘诀一:少乱动、多思考

  慢生活族群不约而同地少乱动、多思考,在每个过程中找寻乐趣,满足工作成就感与生活充实感。采编行业从业者李凯说自己一天思考的时间,比行动的时间还多。

  他建议,如果一天工作8小时,至少再增加2小时思考,把事情想透彻再去做,累计一段时间之后,思考速度就会愈来愈深、慢慢变广,更能从容应付,原本的工作量也许就能降到一天6小时,提高效率。

  “做第一件事情要想清楚,很认真去做,才有延续性。”他说。

  秘诀二:每天培养快乐习惯

  在郑州一家广告公司担任主管的罗元婷,为自己规划了一份下班后的规律生活。她认为工作永远做不完,工作的时间不能一直侵占休息时间。

  下班后她每天会跟家人一起游泳,再回家自修英文与信息专业,上网更新自己的博客。她说以前总在为自己的竞争力感到焦虑,生活变得既不安稳也没有乐趣。直到过完35岁生日之后,她才豁然开朗,发现生活的平衡比外在的成就更重要。

  “快生活让我们失去了太多。不仅是健康,还包括对生活的热爱、激情和享受,对周围的一切丧失了新鲜、好奇、体会与感动,生活的细节已被完全的忽视。”她说。④3

  □本报记者柯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